• 繁體版
  • 无障碍
  • 本站地图
  • 关怀版

合水县人民政府

农业农村局政府信息公开

全文检索
索引号: 3070211020000053000000/2025032000000085 发布机构:
生效日期: 2024-05-22 废止日期:
文 号: 所属主题: 通知公告

合水县2024年粮改饲项目实施方案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5-21 浏览次数: 【字体:

全力做好全县粮改饲工作,加快全县种植业结构调整,构建粮草兼顾、种养结合的新型农牧业结构,发展以全株青贮玉米为主以干贮苜蓿为辅的优质饲草产业,扩大我县养殖规模,增加村集体和农户收益,根据甘肃省畜牧兽医局《关于印发2024年第一批粮改饲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甘牧医〔202356)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和养殖业转型升级为主攻方向,以养定种、种养结合、草畜配套、草企结合,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调动市场主体收贮使用青贮玉米、苜蓿等优质饲草的积极性,拉动种植结构向粮经饲统筹方向转变,构建粮草兼顾、良性互动、优势互补的新型农牧业结构,促进草食畜牧业快速发展和农牧民增产增收。

二、基本原则

是政府主导,合力推进。坚持有为政府、有效市场理念,按照政府主导、部门主推、统筹协调、合力推进原则,政府市场两手并用,整合多方力量,强化政策和资金保障,着力发展绿色种养循环农业。

二是产业发展,农户受益。适度扩大项目实施主体类型,完善各类收贮主体和优质饲草种植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吸纳更多农户主动参与粮改饲,努力形成企业、合作社和农户在产业链上优势互补、分工合作的格局,让农户更多分享产业收益。

三是注重质量,提升效益。坚持数量质量并重,在保证粮改饲面积和收贮任务完成的同时,更加注重收贮的质量,让粮改饲参与者特别是玉米青贮饲料使用者真正受益,提升项目实施成效。

四是需求导向,产销对接。综合考虑草食畜牧业发展现状和潜力,向玉米种植大和牛羊养殖大倾斜,以畜定需、以养定种,合理确定粮改饲种植面积,确保生产的优质饲草销得出、用得掉、效益好。

五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充分考虑各乡镇资源条件,尊重种养双方意愿,集成品种选择、田间管理、收贮加工、饲喂使 用等技术,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优质饲草品种。

六是种养结合,规模适度。把养殖场、专业化青贮饲草生产企业流转土地自种、订单生产等种养紧密结合的生产组织方式作为优先支持方向,协调推进适度规模种养,同步提升优质饲草品质和种养效益

三、目标任务

通过粮改饲项目实施,扩大青贮玉米等优质牧草种植面积,增加收贮量,全面提升种、收、贮、用综合能力和社会化服务水平,推动饲草料品种专用化、生产规模化、销售商品化,全面提升种植收益、草食家畜生产效益和养殖效益。全县2024年完成粮改饲面积0.54万亩,收贮全株青贮玉米、苜蓿等其他牧草1.59万吨以上。进一步优化全县肉牛、肉羊规模养殖场饲草料结构,改善饲草营养水平,增加养殖收入,加快推进草畜一体化进程,促进全县畜草产业快速发展。

四、项目主管单位

合水县农业农村局

五、项目实施单位

合水县畜牧兽医站

六、项目实施主体及补助对象

按照甘肃省畜牧兽医局《关于印发2024年第一批粮改饲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甘牧医〔202356)文件要求我县在反复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2024年“粮改饲”项目实施主体筛选条件,给乡镇下发了《关于摸底上报合水县2024年粮改饲项目实施主体的通知》。乡镇经过深入调查摸底,上报饲草企业(饲草合作社)13家,奶羊养殖企业(合作社)13家。县畜牧兽医站组成工作组,经过逐户调查核实,研究确定饲草企业(饲草合作社)12家,奶羊养殖企业(合作社)13实施主体基本情况见附件2

七、实施内容和规模

(一)实施内容养殖合作社)、饲草加工企业、牛羊规模养殖户等收贮主体,以青贮玉米为主、干贮苜蓿为辅进行收贮。养殖场(合作社)、饲草加工企业种植青贮玉米流转土地1255亩,收贮量5020吨;订单收贮2245亩,收贮量8980吨;干贮苜蓿流转土地956亩,收贮量956吨;订单收贮944亩,收贮量944吨。(详见附件1)。

(二)收贮规模收贮全株青贮玉米0.35,收贮量1.4万吨收贮苜蓿干草0.19万亩,收贮量0.19万吨,共收贮0.54万亩

八、资金来源与补助方式补助标准

(一)资金来源。省上下达我县2024第一批粮改饲项目资金61万元,主要用于全株青贮玉米干贮苜蓿等收贮环节补助。

(二)补贴方式。对近三年100%完成收贮任务的主体可以采取先预发60%的补助资金的方式于 2024年5月31日前发放补助资金,剩余40%补助资金待青贮玉米等饲草收贮工作结束后(11月10日前),根据核查验收结果发放;未完成当年任务的,两年内不得再选为粮改饲项目实施主体。新纳入的收贮主体在青贮玉米等饲草收贮工作结束后(11月10日前),组织核查验收结果发放。验收合格后将补助对象、补助标准、补助额度张榜公布,公示期不少于 7 天,公示无异议后,由县农业农村局将公示清册提供县财政局作为兑现补贴资金的依据县农业农村局设立专项管理台账,及时核实补助对象的青贮玉米等饲草作物种植面积、收贮数量、补助资金,并将粮改饲项目目标任务书、青贮种植收购合同等有关资料、单据逐一登记造册,建立资料管理档案档案管理资料应一式二份(补助对象一份,农业农村部门一份

(三)补贴标准。完成收贮任务的规模化牛羊等草食家畜养殖场(企业、合作社、户)或专业青贮饲料收贮企业(合作社、户)等经营主体,每收贮1吨青贮玉米补助30元、每收1吨苜蓿干草补助100

)资金管理与使用。畜牧兽医站要与各收贮主体签订粮改饲项目目标任务书,明确实施主体数量、收割面积和青贮时限,确保项目顺利完成。

、项目实施期限及进度安排

项目实施期限为20241月至202412月,具体进度安排如下:

(一)方案编制阶段(1-2月份)。根据省上实施方案及下达的目标任务确定项目实施主体及各个主体的粮改饲面积和收贮任务,编制粮改饲项目实施方案,经县政府同意,联合财政局发文向市农业农村局上报实施方案。

(二)审核上报阶段(3-4月份)。3月市级审核上报粮改饲项目实施方案,4月省畜牧兽医局审查项目县(市、区)粮改饲实施。

(三)预发资金阶段(5月份)。对所选的近三年100%完成收贮任务的主体预发60%的补助资金

(四)宣传培训阶段6-8月份)。组织举办粮改饲暨玉米青贮培训班,申请实施项目的养殖场(合作社)、专业青贮饲料收贮企业进行青贮饲草技术等宣传培训工作。

(五)集中收贮阶段(9月1日-10月31日)。全面开展株青贮饲草收贮加工,完成粮改饲草收贮任务,上报收贮表册。

(六)验收兑付阶段(11月份)。由乡镇完成项目初验,初验合格后,上报县畜牧兽医组织县级验收,完成项目资金拨付农业农村按照评价指标内容和评分标准,全面开展自查和自评打分,提交《粮改饲项目绩效评价指标表》、证明材料和自评报告,并在农业农村部粮改饲试点项目管理系统填报完成情况。

(七)工作总结阶段(12月份)。申请市级验收,报送年度工作总结及下年度工作建议。

、预期效益

(一)经济效益。通过项目实施,饲喂全株青贮玉米和干贮苜蓿,可提高饲料转化率,降低饲料消耗,节约饲料成本,缩短养殖周期,增加收益;收储全株青贮玉米和干贮苜蓿,不仅可以解决牛羊优质青绿饲料问题,还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并且节省农民收粮的时间和精力。

社会效益项目实施带动了秸秆循环利用和转化增值,促进玉米资源和苜蓿从跨区域销售转向就地利用,进而推进粮食作物种植向饲草料作物种植的方向转变,加快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升级,为构建种养循环、产加一体、粮饲兼顾、农牧结合的新型农业生产结构,创造了条件。

(三)生态效益项目解决了大量玉米秸秆综合利用问题,能够有效避免秸秆焚烧污染环境、影响交通安全、破坏土壤结构、造成耕地质量下降等问题。通过粮食过腹转化增值,加大了农家肥和有机肥施用量,改善了土壤结构,增加了土壤有机质,走出了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牧业可持续发展道路。

十一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由县政府成立专门的收贮全株玉米和苜蓿(饲草)领导小组,负责任务面积的落实、协调、督查和验收。由县畜牧兽医站成立技术指导小组,负责搞好技术指导服务工作,推广普及塑包青贮,减少霉变损失,提高饲草质量;各乡镇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落实县上的决策部署。要强化主要领导全盘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组织领导机构,确保粮改饲工作组织计划到位、监督管理到位、进度调度到位、宣传引导到位。

(二)加强安排部署。各乡镇负组织辖区内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养殖场(户)与玉米种植户苜蓿种植户签订收购合同,并做好青贮玉米和干贮苜蓿收购前期准备工作农业农村局负责青贮玉米干贮苜蓿收购的组织、指导培训和监督检查工作。畜负责对全株玉米干贮苜蓿收贮的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养殖场(户)做好全株玉米青贮干贮苜蓿技术培训,农机服务中心负责收割机的协调调配及机械购置工作要采取领导干部包乡镇包村组、驻村干部包农户包对象、技术人员包技术包服务的办法,分工协作落实责任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活力,确保完成全县全株玉米青贮任务

(三)加强宣传培训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等体资源,广泛宣传政策实施对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加快草食畜牧业发展、增加农牧民收入的重要意义宣传报道项目建设的成效和经验,树立典型公开补贴政策各项内容,引导励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养殖场(户)积极参,为推进农牧业转型升级,加快现代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

(四)加强技术服务牧兽医成立专项技术保障组,落实专业技术人员到村到户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特别是要好种子选择、田管理、池建设收割季节掌握、青贮及干贮苜蓿制作与饲喂等环节工作,在技术上保证“粮改饲”项目的实施收贮苜蓿和青贮玉米期间对项目实施主体进行集中培训和一对一现场指导,并组织观摩学习,准确把握收获时间和标准化制作流程、要点,推广使用青贮防霉添加剂,确保品质

(五)提升青贮质量。积极动员龙头企业和各乡镇组建“有专业技术人员、有机械操作手、有机械修理工、有生产技术工人”的专业化饲草收贮队伍,确保饲草收贮进度,避免因雨天影响进度和质量。青贮草和干贮苜蓿取用后,组织技术指导组成员举行干贮苜蓿和全株玉米青贮质量品鉴会,对实施主体青贮全株玉米和干贮苜蓿质量进行现场品鉴、实地打分、抽样化验,并将品鉴和化验结果存档。

完善配套设备。积极指导实施主体对照目标任务,及时修缮永久性青贮坑、储草棚等基础设施设备和裹包青贮设备,配备必要的青贮机械设备和苜蓿收割设备,做好收割饲草前期准备工作,确保在有限的收割期间,做到干贮苜蓿和全株青贮能收割、可粉碎、装得下、贮得好。

(七)抢抓引领示范。在西华池、太莪、肖咀等乡镇选择3个规模全株青贮玉米种植区域进行示范推广,以点带面,充分发挥示范点的引领作用,带动全县粮改饲工作的顺利开展。

)加强资金管理。项目管理单位和实施单位都要建立账,对核实的收数量等有关资料登记造册,建立资料管理档案,坚持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客观公平的原则,以年度粮改饲目标任务为导向,严格按照《甘肃省粮改饲工作绩效评价办法》,组织成立以项目管理、技术、财务等相关人员为成员的粮改饲项目绩效评价组,重点针对项目管理、资金使用、实施效益等方面,围绕组织、管理、产出、效果和违纪违规等五个方面组织开展全覆盖绩效评价,按要求向省、市主管部门上报《粮改饲工作绩效评价指标表》、证明材料和自评报告,并在农业农村部粮改饲试点项目管理系统填报完成情况。从7月中旬开始,安排专人深入各乡镇和企业、合作社等收贮主体,定期开展实地督查检查,确保11月底前完成收贮任务、县级验收及补助资金兑付。

202503201658340239.xlsx

202503201658439484.docx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