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3070211020000053000000/2025090500000191 | 发布机构: | |
生效日期: | 2025-06-19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所属主题: | 部门文件 |
2025年中药材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按照《合水县2025年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合办字【2025】6号)和《合水县2025年中省第二批、市级、县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项目计划》的通知(合农领发【2025】3号)要求,全县加速构建“三元双向”生态循环农业体系,进一步明确中药材产业发展目标,加快产业发展,保障产业提质增效,结合我县中药材实际种植情况,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发展目标
在防治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优化种植结构的基础上,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撂荒地整治等行动,逐步加快中药材产业发展步伐,通过引导推广中药材在我县进行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建立中药材标准化生产示范点,带动中药材产业转型升级,建立相对完善的中药材产业发展新模式。
二、工作重点
以金银花、天南星、柴胡、丹参、苦参等现有种植种类为重点,逐步扩大种植规模,2025年新种植中药材10000亩,产量达到1000吨。
(一)建立健全中药材产业发展机制。通过组织引导、示范带动、政策扶持等积极培育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依托中药材企业、合作社的示范带动能力,推广“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大力发展中药材专业合作社,以专业合作社为基础进行合作生产。引导有种植意愿的农户利用土地、帮扶资金、自有资金、劳务等方式入股或加入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组织生产经营,发挥合作社在中药材产业发展中发挥引领作用。
(二)建立示范基地,推动中药材种植高质量发展。依托现有中药材种植企业(合作社),建立示范点、育苗点,采取供良种、供技术和下订单的方式带动全县药材种植户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种植。
(三)扩大种植面积,提高中药材生产水平。根据市场需求,结合县情实际,以西华池、店子乡、吉岘镇、太白镇4个乡镇为主,着力打造中药材种植示范乡。采取技术培训、发放资料、观摩学习等措施,解决品种、技术、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扩大标准化生产基地规模,提高中药材标准种植水平。建立农技服务精准到户机制,年内举办中药材培训班10期,培训种植户1000人(次),编制印发中药材种植标准化技术规程,组织从事中药材种植的农户外出学习考察1-2次。
(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拓宽产业链条。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县外中药材经销企业前来我加工县开发中药材产业,投资建立示范基地,建设加工生产线,开发中药材产品,带动我县中药材产业发展。
三、补助政策
原则上对新种植中药材面积达到10亩(含)以上的农户、家庭农场、合作社、企业等经营主体,经县乡两级验收合格后,按照每亩300元进行补助。对承担种苗生产基地建设的合作社或企业,经县乡两级验收合格后,按照每亩800元进行补助。
四、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一)前期准备阶段(2025年6月中旬-7月中旬)
各乡镇完成项目前期规划、组织动员、招商引资等前期工作。
(二)项目实施阶段(2025年7月中旬-8月底)
各乡镇按照种植主体自愿申报—乡村初验—乡村公示—申请项目主管部门进行县级验收等程序组织项目上报,县级主管部门于8月底开始验收。
(三)监测评估阶段(2025年9月)
进行项目监测和后期效果评估,整理项目资料,总结项目实施经验。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靠实工作责任。成立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将种植任务分解到各乡镇,实行主要领导负责制,抓好任务落实。通过政府推动,农民参与的方式来发展。
(二)强化舆论引导,加强宣传推广。通过集中宣讲政府扶持政策,发放宣传彩页、张贴横幅、对比经济效益等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户对中药材种植的认知度,增加农户的种植信心,全力推动全县中药材种植高质量发展。
(三)强化技术扶持,全程跟踪指导。成立专业技术指导小组,结合中药材产业发展实际,科学安排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采取集中和分散培训。围绕中药材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应用、进行绿色高产高效栽培、统防统治、测土配方、生物物理防控等重点内容,解决农户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通过现场参观、实践操作,提高培训效果,实现对中药材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技术骨干和农户的全覆盖。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