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體版
  • 无障碍
  • 本站地图
  • 关怀版
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乡镇动态>详细内容

西华池司法所积极探索“1235”工作模式保障基层司法行政工作提质增效

来源:司法局 作者: 李鸿成 发布时间:2017-05-27 15:08:52 浏览次数: 【字体:

今年以来,西华池司法所针对村(社区)基层司法行政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不断创新方式方法,积极探索实践“1235”工作模式,助力村(社区)基层司法行政工作向纵深推进。

一个提升,即巩固提升高标准规范化司法行政工作室。对辖区内司法行政工作室进行了“提质、提标、提效”维护巩固。确保做到村(社区)司法行政工作室专室专用,充分发挥基层司法行政工作服务人民的职能优势,切实推动各项工作深入开展,实现司法行政工作“窗口前移、力量下沉”的目标。二类聘请,即为村(社区)聘请法律顾问及人民调解员 。针对基层群众法律意识淡薄,法制观念不强的现状,积极协调各方力量,为辖区内各村(社区)共聘请法律顾问11名,人民调解员32名,切实加强了法律服务及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力量。三种宣传,即实现法制宣传多样化。结合“双联行动惠民富民法律服务直通车”活动、印制“便民联系卡”、利用村(社区)阵地及广播电视平台举办系列活动,积极探索“一车一卡一平台”宣传模式,不断强化法律宣传实效,使广大群众学法、懂法、用法、守法意识明显增强。五项服务,即从司法惠民五项职能上狠下功夫。为切实解决基层村(社区)司法行政工作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按照“一村(社区)一律师”、“一网格(片区)一热线”、“一集体一小组”、“一群体一培训”、“一特群一监管”的“五个一”工作方法为每一村(社区)确定1名法律援助律师,为每一网格(片区)配备1名司法联络员,为每一集体组建1支人民调解小组,为不同群体人员组织1次法律培训,为每一名社区服刑人员确定1支专职监管小组。

自“1235”村(社区)司法行政工作模式开展以来,全镇共接受法律咨询32起,代写法律文书22起,提供非诉讼法律援助18起,组织各种教育培训的30场(次),调处各类矛盾纠纷90余起,迎来周边县区及市外司法行政系统的一致好评,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