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 看振兴】合水县何家畔镇:鲁丽苹果抢“鲜”上市 “铁杆庄稼”助农增收
眼下,鲁丽苹果已进入收获季节。在合水县何家畔镇标准矮化密植果园里,一颗颗苹果红了树梢,压弯了枝头,丰收的喜悦弥漫整个果园。
走进何家畔镇标准矮化密植果园,红彤彤的苹果让人垂涎欲滴。果农们正穿梭在果树间,忙着采摘、分拣、装箱……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据悉,鲁丽苹果作为早熟品种,优势显著,具备免套袋栽培特性,结果量大,修剪量低,成花能力强,能大幅降低果农劳动强度和管理成本。与嘎啦等传统主栽中早熟苹果品种相比,它的成熟期提早了15天至30天,在7月20日左右成熟后可自然采果至8月中下旬,果肉细脆多汁、脆甜不面的口感,更贴合大众口味,在市场上十分畅销。
苹果收购业务代办王红说:“今年这边的苹果品质挺好的,鲁丽熟的特别早,果径65㎜的每斤3.5元,运送到湖州销售。”
据了解,何家畔镇标准矮化密植园于2021年建成,投资150余万元,种植鲁丽、秦脆等优质品种果树55亩。今年预计可产果10万斤左右,可实现收益30余万元。采访中,负责人告诉记者,果园将在3年后达到盛果期,可产苹果30万斤。而自果园建成以来,已成为群众的“增收站”。何家畔镇产白村村民崔小兵夫妻俩常在这里从事套袋、采摘、搬运等工作。
崔小兵说:“鲁丽苹果熟了,在家里也闲着,一天过来还挣100多块钱,给家里添份收入。”
何家畔镇是合水县苹果生产重点乡镇之一,这里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得天独厚的地理与气候条件,产出的苹果色泽鲜艳、个大饱满、口感脆甜,深受市场青睐。
近年来,何家畔镇立足资源优势,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按照苹果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全链发展的总体部署,持续加大政策扶持与技术指导力度,对低质低效果园进行改造提升,以矮化密植的栽培方式,栽植产量高、效益好的果树,全面改善苹果品种老化、质量不高的现状。同时,积极引进优质新品种,提升果园管理品质,全力打造优质果、高档果、品牌果,确保果业提质增效,果农持续稳定增收。
何家畔镇副镇长张志瑞说:“近年来,何家畔镇按照品种改良,低效改造的发展模式,全力推动苹果产业发展。截至目前,全镇果园留存面积2.4万亩以上,品种有富士、秦脆、瑞雪、瑞阳等11个品种,果农4172户,年产量达两万吨以上。下一步,我镇将继续在苹果产业特优工程上下功夫,不断优化品种,完善产业链条,让何家畔镇苹果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铁杆庄稼’。”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