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合水县西华池镇唐旗村:数字赋能农业 创新激活乡村
在合水县西华池镇唐旗村,一群充满朝气的年轻人组成的“唐Q大队”,正以数字化手段为乡村振兴注入鲜活动能。他们把手机变成现代耕作工具,将网络直播间当作新型农田,以创新思维为传统农业插上互联网翅膀,探索出一条可持续的乡村“造血”新路径。
近日,在唐旗村的农家小院里,一场数字化教学正火热开展。十余名学员围在面案旁,用手机记录老师傅制作传统小吃的精湛技艺——金黄油润的面团在手中灵活翻转,眨眼间便塑出精巧模样。作为高素质农民培训的实践课,学员们边学习非遗技艺,边拍摄制作过程,将传统工艺转化为生动的数字内容。这场教学不仅传承了老手艺,更融合了现代传播方式,让非遗文化焕发新活力。
学员段美玲说:“前几天在唐旗村学习了视频拍摄、剪辑,今天我们又来到现场实际操作,自己拍摄、自己剪视频,同时我们也学习了一门技术,学习包糖角角、炸油糕,在这次的实际操作中,我们把拍视频、剪辑更好地掌握,在今后我自己的抖音、快手直播中,将更好地发挥它。”
这场培训,正是唐旗村创新发展的生动缩影。作为合水县数字乡村建设示范点,该村已形成“电商+培训+产业”的闭环发展模式。参训的10余名学员中,既有返乡创业青年,也有像白经钊这样的邻村干部。他们带着问题来,揣着方案走,将“唐旗经验”播撒向更广袤的乡村。
店子乡双柳树村文书白经钊说:“我是店子乡双柳树村的一名村干部,这次来唐旗村学习了一些直播带货、视频剪辑、视频拍摄,还有一些小吃制作,了解到唐旗村村集体发展的模式,随后我会到我们村,发展我们村的一些产业,比如说麦芽糖、黄酒、黄花菜、苹果等,利用好新媒体,带动我们村经济发展。”
唐旗村“唐Q大队”助农工作室在驻村第一书记王敏敏带领下,以数字化创新推动乡村振兴。团队通过系统学习电商技能,搭建农产品线上销售平台,建立常态化直播机制,利用新媒体技术打通产销链路。同时工作室注重培养本土人才,定期开展数字营销培训,帮助村民掌握互联网销售技巧,既解决农产品销路问题,又培育了一批新型职业农民,为乡村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西华池镇唐旗村驻村帮扶工作队第一书记、队长王敏敏说:“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我们村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创新打造‘互联网+农产品’销售模式,通过开展常态化直播带货,让优质土特产跨越地域限制,直达消费者的餐桌。同时,我们定期组织村民学习短视频制作、内容运营等数字技能,通过生动展现乡村特色风貌,持续扩大本土品牌知名度。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深化数字技术应用,整合优势资源,构建数字化服务平台,让广大村民共享‘互联网+’发展红利,实现稳定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的数字动能。”
如今的唐旗村,手机成为新农具、数据变成新农资、主播化身新职业。村民晨采鲜果、暮做主播,构建起“产—销—学”融合的现代农业生态,一幅“数字赋能农业”的动人画卷正生动铺展,让传统农事焕发时代光彩。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