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 看振兴】合水:肉牛养殖为乡村振兴添“牛”劲
乡村振兴,产业为基。近年来,合水县立足资源优势,按照“自繁自育、藏牛于户”的理念,坚持“小群体、大规模”分户饲养、整村推进的模式,大力发展肉牛养殖,有效夯实产业基础、增加群众收入,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近日,在板桥镇阳洼村村民贾文平的牛舍里,贾文平正忙碌地清理圈舍、投喂饲料,精心照料着这些"致富宝贝"。2021年,在政策扶持下,贾文平购回了8头优质西门塔尔牛,走上了肉牛养殖的致富路。三年来,贾文平勤学养殖技术,坚持科学喂养,通过自繁自育逐步扩大了养殖规模。今年,借助“见犊补母”政策,使他的养殖成本进一步降低,对肉牛养殖的信心更足了。
板桥镇阳洼村村民贾文平说:“2021年在政府的投资下,我贷了十五万元的贴息款,买了八头西门塔尔牛,如今共有二十四头牛,七头育肥牛,八头母牛,九头小牛犊。今年八月份准备把育肥牛出栏,预计能卖八到十万块钱左右。”
位于固城镇董家寺村小韩养殖家庭农场的负责人韩宝亮同样是牛产业发展的受益者。2016年,韩宝亮敏锐捕捉市场机遇,购回20头优质青川红牛,2020年,韩宝亮利用旧庄院建成了标准化牛舍,进一步改善了肉牛养殖环境。这几年,按照“自繁自育+适度引进”的发展模式,使肉牛养殖数量稳步增长。如今,他的养殖规模已达到170头,成为当地颇有名气的养牛能手。
合水县小韩养殖家庭农场负责人韩宝亮说:“现在存栏量一百七十头牛,其中有六十多头母牛,四十多头育肥牛。最近卖了十八头母牛,收入了二十多万元。”
近年来,合水县立足资源禀赋,将肉牛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和群众增收的重要引擎。通过政策扶持和技术指导,积极推广良种繁育、精准饲养和疫病防控等养殖管理技术,提升肉牛品质和产量。同时,立足全县肉牛产业发展大局,以稳定肉牛产量为核心,突出“母牛扩繁”和“育肥见效”双轮驱动策略,全力推动肉牛养殖扩群增量、提质增效,形成政策引导、市场主导、农户参与的良性循环,真正让肉牛养殖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