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甘肃省委在合水县组织开展“送农技下乡”活动
为助力乡村产业振兴,提高农民农业生产技术水平。5月28日,共青团甘肃省委联合省农业科学院、甘肃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在合水县开展“送农技下乡”活动,活动紧紧围绕“三元双向”循环农业布局,针对食用菌、果业、牛、羊等产业,进行相关技术培训,为广大群众提供实用的农业生产技术。
在固城镇董家寺村食用菌技术培训中,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食用菌研究室主任杨建杰围绕食用菌的生产现状、香菇与黑木耳的种植技术等进行了系统讲解。并深入董家寺村食用菌生产基地,对菌种培育、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环节进行现场指导,为提升全县食用菌产业稳健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在肖咀镇卓堡村,甘肃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王延秀结合当地果园实际情况,就重茬建园、果园省力化栽培等技术对果农进行了系统培训。“今天的讲座深入浅出,让我们果农受益匪浅,希望这样接地气的培训多多开展,帮助我们种出更优质的果品。”卓堡村村民郝伟说。
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高级畜牧师张爱文在甘肃伍福莱牧业有限责任公司,依据当前肉牛市场行情,详细分析了畜牧业发展趋势,并重点就品种选择、饲料配比、圈舍清洁管理、疫病防控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讲解。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高级畜牧师车陇杰重点就肉牛人工授精技术进行了推广普及,针对群众关心的如何提升受孕率和胚胎存活率等问题,进行了一一解答,让群众全面掌握科学养殖技术,进一步增加养殖效益。
甘肃伍福莱牧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刘振辉说:“我们从小规模发展到目前600多头牛的存栏量,正需要更科学的养殖方法和比较规范的技术来进行市场运作,希望在我们扩大规模和养殖过程中能得到更多技术专家支持、鼓励和帮助,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在县奶羊良种繁育中心,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高级畜牧师陈义军围绕高效养殖、疫病防控及人工授精等技术向群众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讲解,并现场演示了奶羊人工授精的全过程及操作注意事项,通过理论讲解和示范操作,帮助群众进一步提升养殖技能和管理水平。
近年来,团省委深入实施中央关于农业农村工作的战略部署,积极响应群众对农业科技的需求,组织农业科技专家深入基层,通过举办培训班、现场指导、技术咨询等多种形式的农业科技培训,不断提升群众的科技素养和农业生产效益。本次“送农技下乡”活动正是团省委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举措,不仅为合水县广大农户带来了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经营理念,让更多群众切实掌握了实用的科学技术,为全县种植养殖产业蓬勃发展和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