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水县板桥镇: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为乡村振兴增添活力
今年以来,合水县板桥镇紧盯“党建引领、产业支撑、富民强村”目标,聚焦瓜菜、肉鸡、奶羊等产业,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全力推动阳洼、刘家庄、锦坪等12个村集体经济发展,持续为乡村振兴增添活力。
这两天,在板桥镇阳洼村酸枣种植产业示范基地,村民们正在忙着锄草,再有两个多月的时间,基地内的白瓜子和酸枣就能上市销售,预计可实现收入5万余元。今年,阳洼村按照“产业兴、群众富、村庄美、集体强”的发展思路,紧盯产业振兴目标,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在持续提升苹果产业提质增效的基础上,整合村级土地资源,种植酸枣树套种白瓜子20亩,着力破解产业单一难题。
板桥镇阳洼村党支部书记王薇薇说:“今后,我们将继续整合全村闲置和撂荒土地,推广应用新技术,实现自主育苗,栽植酸枣树达到300亩以上,带动群众发展酸枣种植产业。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配套建设酸枣汁、酸枣仁等深加工车间,不断延伸产业发展链条,将酸枣产业逐步转变为阳洼村特色主导产业,努力推动全村农业产业向多元化、特色化转变。”
今年,刘家庄村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有力抓手和村级发展的内生动力,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径,利用现有村级资源,由村党支部带头建办占地10亩的土鸡养殖基地1处,配套建成围栏、棚、舍520平方米、防疫室10平方米,首批投放鸡苗1500只。同时,按照“支部领办、干部带头、党员参与”的方式,鼓励村干部以个人身份入股集体经济,提高村干部参与管理的主动性、积极性,进一步提升村集体自身“造血”功能。
板桥镇刘家庄村党支部书记强小娟告诉记者, 这些土鸡9月下旬就可以出栏销售,预计可收入6万余元。
今年以来,板桥镇统筹解决当前农村“集体穷、支部弱、群众散、产业衰”等问题,坚持“因村制宜、一村一品”原则,在各村相继制定了《村集体经济发展五年规划》,深度挖掘村级优势资源,积极盘活闲置资产,探索推进“庭院经济”“田园经济”等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重点打造锦坪—瑶子头设施蔬菜体验线、阳洼酸枣种植产业示范基地、刘家庄土鸡及司家峁奶羊养殖等产业基地,努力实现全镇村集体经济多元发展,确保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示范村经营性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村均收入达到7万元,持续为乡村振兴增添活力。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