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體版
  • 无障碍
  • 本站地图
  • 关怀版
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乡镇动态>详细内容

真帮实促聚民心 同步小康谱新篇

来源: 作者: 孟庆明 发布时间:2015-10-26 10:37:00 浏览次数: 【字体:

固城村辖10个村民小组,576户2726人,2013年底贫困人口239户947人,是全县34个贫困村之一。工作队自驻村以来,严格落实省、市、县委各项决策部署,紧盯双联扶贫目标任务,扎扎实实开展工作,勤勤恳恳为民办事,受到了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

一、完善 “一制”,为驻村工作提供保障。驻村帮扶工作队把健全完善工作机制作为开展工作的前提,立足实际,建立完善定期走访评估机制,将5名驻村工作队员责任靠实到组,每人至少联系一个村民小组,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意见征求表等形式广泛了解村情民意、开展驻村帮扶,每月由队长主持召开一次情况汇报会,各队员汇报本月工作开展情况,会诊存在问题,制定下一步工作计划,做到了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在日常工作中,严明纪律,加强管理,落实考勤制度,严格请销假,确保了工作队5名干部真蹲实驻,半年来,队员驻村时间总计达112天,为驻村工作提供了保障。

二、摸清“两情”,为驻村工作确立方向。“涉浅滩者得鱼虾,入深水者得蛟龙”。为了摸清村情户情,工作队采取多种方式深入村组、生产一线,坚持同贫困户同吃同住同劳动,实地体察民生疾苦,了解其生产生活情况,摸清急需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全面掌握实际情况。今年以来,通过召开党员、村民小组和村民代表等各类会议16次,发放调查问卷350份,认真听取群众对发展致富的意见和建议9个;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庄户场院和群众促膝谈心,实地走访群众570余户,撰写调研报告、理论文章6篇、民情日记20多份。认真填写驻村干部工作日志,对群众来信来访登、矛盾纠纷排查等全部建册登记、销号化解,共化解各类矛盾纠纷8起。根据村情、户情制定驻村帮扶计划1个,指导农户制定脱贫计划153份,为开展帮扶和推动全村整村脱贫、农户脱贫致富指明了方向。

三、解决“三难”,为驻村工作注入活力。在深入村组详细掌握村情户情的基础上,工作队紧紧围绕群众上学难、看病难、务工难三大难题,有针对性的开展帮扶救助活动,有效解决群众的燃眉之急。积极协调落实生源地助学贷款和金融扶贫专项贷款,并且积极联系社会爱心人士,广泛开展资助贫困学生活动;联系县卫生局组织20名医务人员开展义诊活动2场次,举办妇科病预防保健知识讲座1次,免费发放药品2000余盒(袋),积极衔接落实新农合、大病救助等政策,着力减轻群众的看病负担;针对贫困户生产生活中缺技术和信息不对称等瓶颈性问题,有针对性的开展劳务技能培训3场次,提供就业信息资料500份,组织23名群众在乡镇内打零工,收入4万多元。通过对群众“三难”问题的解决,拉近了和群众的距离,为驻村工作注入了活力。

四、当好“四员”,为驻村工作提供支撑。为确保各项驻村工作有序持续推进,驻村帮扶工作队从实从细从严划分成员工作职责,明确责任,分类施策,集中发力。一是当好“政策宣传员”,普及政策坚定信念。工作组紧紧围绕惠农政策、法律法规和文明礼仪等知识,采取集中辅导培训和上门解说等形式,有针对性的开展宣讲活动6场次,培训群众1000多人次,发放科技、惠农、法律等宣传资料2000多册。通过工作队的宣讲,使群众了解到了自己能够享受到什么政策,明白惠从何来,惠在何处,是群众明白了什么事情应该主动做,什么事情坚决不能做。二是当好“纠纷调解员”,保障村民利益化解矛盾。把矛盾纠纷调处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全面排查、认真化解,特别是针对一些复杂问题和矛盾,工作队坚持多听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多思考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措施,坚持贴近实际讲“群众话”,用群众看得见的行动、听得懂的语言、贴得近的办法,推心置腹讲“心里话”,讲真话,情真意切解难题,先后化解各类矛盾8起。三是当好“扶贫先锋员”,解决困难让群众得实惠。工作队通过走访、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开展调研摸底,摸清贫困村、贫困户、贫困人口基本信息,主要致贫原因,家庭主要经济来源等基本情况,紧盯“前三年集中攻坚”“后三年巩固提高”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年度减贫计划,明确贫困村、贫困户脱贫时序,制定 “任务书、时间表、施工图”。抓住群众急需解决的一些民生问题和生活中存在的困难,积极出主意、想办法,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让群众得实惠。瞄准最贫困的人口,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把到村的政策真正落实到贫困户,落实到具体人头。四是当好“发展领跑员”,指导项目建设力促发展。驻村帮扶工作队全力落实1236脱贫攻坚行动,充分整合各个帮扶单位行业优势和资源,集中资金用于重点扶贫项目,加快水、电、路、房建设,按期实现村村通路、户户通电、安全饮水、住无危房的目标。先后协调市会展管理中心、县卫生局、固城乡政府等,先后为固城村捐赠所需办公室设备18套、价值5.4万元,水泥硬化道路3.2公里,新建漫水桥4座,改造居民小区1处,配套完成了小区道路硬化、供排水、围墙搭建等配套基础设施;举办文艺演出1次,开展“六送”活动2场(次),为贫困户申报争取贷款18户90万元,为孤寡老人、残疾人解决实际困难32件,代办惠农事项42件;帮助群众种植全膜玉米2200亩,繁育各类绿化景观苗木350亩,养殖各类牲畜2502头(只),举办技能培训12期,培训群众800多人(次),富民产业不断壮大,群众的致富技能明显提升。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