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家畔镇产白村:抱团发展 使苹果成为致富果
甘肃省庆阳市合水县的苹果以形正个大、色泽艳丽、质脆味香备受赞誉。位于合水县何家畔镇的产白村又是合水县出了名的苹果村,这几年,该村依托自然地理条件,采取“农户+合作社+企业”的模式,使得苹果生产的规模化、市场化、产业化不断提高,市场竞争明显增强,品牌效应更加凸显,苹果已成为当地群众眼中的致富果。
从空中俯瞰,枝繁叶茂的果树一片紧挨着一片,整个产白村犹如一个大型的果园。
产白村塬面开阔平坦,通风通光良好,非常适宜苹果树的栽植。1998年,村民王廷乾在自家的耕地里栽下了第一棵苹果树。让他没想到的是,就是这一棵苹果树彻底改变了村上的种植结构,也改变了村民们的生活。
年收入上万元的村民王建军高兴地说:“ 以前听人说一亩园能顶十亩田,我还不相信,自从我栽了这个苹果树以后,才相信了这句话,果园的收入就是比以往种玉米等粮食强。”
效益是最好的引路人。随着全村苹果栽植规模的日益扩大,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拥有自己的品牌,2014年,王廷乾联合全乡的195户群众创办了产白村第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红富士农民专业合作社,正式开启了“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2016年,王廷乾又成立了合水县乾鑫果业有限责任公司,并自筹资金新建了苹果气调库一座。至此,“公司+合作社+农户”,使产白苹果在市场上真正的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除了气调库让当地苹果有了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政策性农业保险更为果农弥补了因霜冻、冰雹等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从2017年开始,当地政府为引导果农参加苹果保险,每亩保费120元,其中,由省级财政补贴资金50%,县级财政补贴资金35%,农户配合承担15%,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自筹部分由县财政代缴。
现如今,产白村果园留存面积4500亩,其中苹果收入已占人均收入的百分之六十左右。
在乡村振兴新的征程中,产白村也正在不断地转变经营理念,提高管理水平,进一步将“农户+企业+合作社”的模式做大做强做优,使苹果的规模化、质量化、标准化不断提升,带动更多人实现产业致富。
说起未来的产业发展,王廷乾特别有信心地告诉记者:“ 乾鑫果业有限责任公司将带领果农在提高果园精细化管理水平和生产有机苹果上下功夫,让色艳、质脆、味香、含糖量高、绿色无公害的合水苹果走向更加广阔的市场,为广大果农创造更多的财富。”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