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三线”建设 共建小康社会——合水县老城镇全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合水县老城镇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在全镇全面实施了乡村振兴战略。紧扣“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结合实际提出了“三线建设”工作思路。通过努力,实现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村级组织全面振兴。
一是乡村振兴示范线。产业兴旺。在牧家沟村新建镀锌钢架大棚200座,恢复水泥骨架大棚、小拱棚135座,采取“党支部推动、合作社带动、品牌化驱动”的方式,在309国道沿线新建瓜果交易市场3处,瓜果销售厅14处。在东关村、水沟村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建成千亩白瓜籽订单种植示范基地1处。生态宜居。以农村“三大革命”为抓手,新建乡愁记忆馆1处、微景观11处,种植花卉20公里,建成美丽庭院50户,彻底解决309国道沿线环境卫生脏乱差难题,着力打造干净整洁、生态宜居的生活环境,以环境改善促产业增收。生活富裕。对照全面小康标准,多措并举增加群众收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二是基层党建示范线(寺塬村、小塬子村寺瓦路沿线)。乡风文明。以培育新农民、弘扬新风尚,建设和谐新农村为目标,新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2处,设立红黑榜2处,新建正气银行1处,广泛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活动,使乡风民风得到不断净化、农民素质进一步提升。治理有效。新建村级阵地2处,党建宣传长廊4处,结合“能人治村”要求,下派专职化支书1人,选配优秀年轻村干部2人,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和村干部带头作用,全面提升村级治理效能和治理能力。
三是脱贫攻坚示范线(庙庄村、赵塬村、杨坪村板杨路沿线)。产业培育。以“一户一策”落实和“331+”产业扶贫模式为抓手,在庙庄村新建1200只奶山羊养殖场1处,前梁流域集中连片造林1.3万亩;在赵塬村建办苹果套袋扶贫车间1处,改扩建1500只湖羊养殖场1处;在杨坪村发展小规模养殖户68户。基础提升。全面建成了庙庄、赵塬、杨坪村级活动场所,配套建成老年幸福院、红白理事大厅、文体广场等;建成新农村居民点各1处。群众的安全饮水、住房率均达到100%。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