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水县固城镇王昌寺村发展崛起之路
合水县固城镇的王昌寺村地处河川地区,依山傍水,无产业,收入少,贫苦面大,贫苦程度深,在2013年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时,属于典型的贫困村。然而从2016年开始,王昌寺村借助脱贫攻坚政策和资金支持,大力发展富民产业,完善基础设施,实现了成功崛起,成为了全县34个贫困村脱贫致富发展中的样板村。
这几天,王昌寺村蔬菜种植基地里的茼蒿到了采摘的季节,丰收的新鲜茼蒿将发往西安、上海等地。自从村里新建了蔬菜种植基地,附近的村民也随之忙碌起来,因为种植基地为他们提供了不少的就业机会。
贾芳芳是固城镇固城村人,家里有两个小孩需要照顾,远处去不了,她便选择来到王昌寺村的蔬菜种植基地务工。
“这就是离家近,挣个零花钱。一天有时候挣七八十块,有时候挣一百多块。”贾芳芳告诉记者。
以前的王昌寺村,虽然景色优美,有山有水,但群众大多以个体家庭农业为主,收入有限。2016年,王昌寺村按照全县“宜种则种,宜养则养”的发展思路,以招商引资的方式,引进了专业的蔬菜种植公司统一负责种植和销售,采取转包、出租、股份合作等形式,以贫困户为主体,产业为平台,土地为纽带,企业为龙头,使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农民也实现了产业工人和股东的华丽转身。
与此同时,在固城镇王昌寺村的刺绣扶贫车间里,妇女们正忙着做各种刺绣品,村民张小芳从小便跟着老一辈学习刺绣,这一份工作对于她来说,不但可以就近照顾家庭,还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就业扶贫车间已成为贫困群众实现脱贫致富的重要阵地之一 。王昌寺村通过探索发展一村一品的产业扶贫模式,采用“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经营模式,吸纳了更多的群众到产业基地、专业合作社就近务工就业,使得群众的增收渠道更加多元化。
固城镇王昌寺村驻村第一书记王世伟告诉记者:“固城镇通过建办合作社,成立扶贫车间,发展主导产业,吸纳群众就地就业,脱贫致富。特别是复工复产以来,开展了就业创业培训和设施蔬菜种植培训200多人次,动员群众到扶贫车间,设施大棚,生态农谷,天南星种植基地,村组基础设施建设场所就地就业,累计就业120多人次,不断有力推动了村上的产业发展,更有效解决了群众的就业问题。”
这是王昌寺村的干部到贫困户姬志龙家里了解搬迁后生产生活情况的画面,他们一家以前居住在半山腰,出行、生活都极不方便。去年,王昌寺村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姬志龙家只花了1万钱,就搬到了紧靠公路边的安置点。出门就是柏油路,饮水就用自来水。
现如今,王昌寺村有和姬志龙一样的22户贫困群众全部搬入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有了安全住房。同时,通过村上的富民产业,使全村的人均纯收入由2013年的3000元到现在7000多元,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
2019年,王昌寺村实现了全村整体脱贫退出,成为了庆阳市最重要的蔬菜生产地之一,也拥有甘肃省规模最大的连栋钢架大棚蔬菜生产基地,同时,也是合水县农村三变改革的试点村。随着各种惠民政策的落实和实施,固城镇的乡亲们必将一步步走上致富路。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