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體版
  • 无障碍
  • 本站地图
  • 关怀版
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乡镇动态>详细内容

太莪乡打好“六大战役”助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来源:合水县太莪乡政府 作者: 发布时间:2019-04-03 09:54:00 浏览次数: 【字体:

      根据2019年市、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县对乡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指标,太莪乡重点抓好打好以下“六大战役”:

      (一)紧盯中心任务,打好全乡精准脱贫攻坚战。2019年整乡脱贫,既是严肃的政治任务,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目标。要严格按照“四类分类”抓实“一户一策”,确保完成81户276人的减贫任务,黑木,邢坪两个村实现整村脱贫,年底实现整乡脱贫。要把基础数据的摸底掌握、动态变化、调整作为最基础性工作来抓,全面掌握清户内基础信息,做好国扶系统数据更新、家庭成员自然增减、扶贫措施录入等基础工作。一是落实政策不打折扣。聚焦“两不愁三保障”,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帮扶。全面落实教育扶贫政策,加强控辍保学,对符合条件的各学段学生精准资助,应助尽助。全面落实健康扶贫政策,进一步提高看病报销比例,实现贫困村卫生室远程会诊系统全覆盖。全面落实四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政策,年底前2018年易地扶贫搬迁户全部入住。全面落实县级财政奖补扶持政策,给予未脱贫户每户1万元、已脱贫户每户5000元的财政扶贫资金,确保村集体、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二是产业扶贫持续推进。继续加强产业合作社扶持力度,发挥合作社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重点扶持合水县庆阳红果蔬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合水县腾飞林下野猪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合水县惠民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合水县星源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合水县兴源养殖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做到产业合作社全覆盖。继续推广“331+”产业扶贫模式,全力发展全域旅游、有机苹果、生态野猪、湖羊养殖“四大产业”,新建扶贫车间1处,实现贫困村主导产业全覆盖。三是基础要素保障到位。全面落实脱贫攻坚帮扶工作责任,扎实开展“六查三讲一强化”和“十问十推进”活动,积极对接东西部扶贫协作,不断提高帮扶成效。全面落实好村组道路硬化、易地扶贫搬迁、窑洞改造提升、卫生厕所新建、脱贫产业培育等工作,确保到村到户项目落实见效。6月底前建成太莪供销加油站1处。四是问题整改彻底坚决。聚焦国家脱贫验收标准,下足精细精确精微功夫,继续开展脱贫退出验收“回头看”核查工作,补齐贫困村、贫困户脱贫短板,坚持不漏一户、不掉一人,切实做好精准识别精准退出。做好反馈问题整改和考核验收筹备工作,突出脱贫重点、薄弱环节和贫困群众满意度,力争通过考核评估验收。

      (二)聚焦绿色发展,打好生态环境污染防治战。建设生态文明是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要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立足生态抓生态,跳出生态抓生态,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一要落实生态制度。严格控制生态保护红线,严把新建项目准入关,持续抓好中央、省委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深入推进河长制,严格落实巡河制度。严守耕地保护红线,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强化日常巡查监管,严厉打击违法占用耕地和林地行为,巩固“大棚房”整治清理成果。二要严治环境污染。深入实施“水十条”,全面实施“土十条”,严格落实“大气十条”,加大对餐饮油烟治理、露天焚烧整治,严格管控建筑粉尘、道路扬尘污染,禁放烟花爆竹,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全民共治、标本兼治,铁腕治污、依法治污、科学治污,坚决不走先破坏后保护的“弯路”。三要推进全域无垃圾。全面治理柴草乱码、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畜禽乱跑、棚圈乱搭、房屋乱建等突出问题,按照“户分类、组收集、村转运、乡处理”的模式处理好农户生活垃圾,巩固扩大全域无垃圾整治成果。

      (三)狠抓项目建设,打好基础设施建设堡垒战。争取项目资金逐步规划实施关良、罗塬村级活动场所建设,实施北掌村牛儿湾运动公园、鹿鹤公园扩建项目,罗塬村南头至段庄通村水泥路硬化工程,新修邢坪村邢坪组通村道路1.1km,新修邢坪村崖腰通村道路1km,邢坪村石卡子水泥路1Km,新修邢坪村刘庄水泥路2Km,大力实施合拓公路沿线通户道路硬化工程。

      (四)扩大主导产业,打好增收产业培育突击战。产业是发展的根基,是脱贫的主要依托,按照“小产业,大发展”的工作思路,在全乡范围内选定100户群众饲养土鸡、土蜂,把小产业做大做强。继续扶持带动脱贫效果突出的6个产业合作社,借助农村“三变”改革的东风,继续推广“331+”产业扶贫模式,继续巩固扩大“全域旅游、有机苹果、生态野猪、湖羊养殖”四大产业,全面深化农村“三变”改革,充分发挥合作社引领带动作用。建成4000吨果蔬气调库1座。

      (五)发展旅游产业,打好乡村全域旅游延续战。继续按照“两线六村十景”的整体发展思路,依托“绿水花廊”建设规划,着力打造全域旅游特色亮点,在邢坪村新庄自然村新建“荷塘月色”微景观1处。在邢坪村流转土地,建成百亩花卉制种基地1处。进一步宣传推介太莪红土林、草甸子等自然生态风光,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带动当地群众发展旅游产业,增加群众第三产业收入,为周边群众休闲度假、旅游观光提供休闲场所。

      (六)努力民生改善,打好增强人民福祉持久战。民生工作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促发展与惠民生相结合,强化精准施策,扎实办好民生实事,确保发展落脚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上。一是持续推进文化教育事业。牢固树立质量就是教育生命线的意识,积极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强化教育教学管理,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建立并落实乡、村两级双向控辍保学长效机制,控制流失率,维护好校园周边秩序。二是持续推进公共卫生事业。落实好合作医疗、基本药物制度和计生家庭奖励扶助等政策,完成新农合基金收缴、年度无偿献血指标任务,完善新农合与大病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做好参合农民信息修改,核对、外伤调查等工作,大力宣传新农合补偿政策,健全公共卫生专业技术队伍。落实好全面“两孩”政策,完善计生特殊困难家庭扶助保障体系,提升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三是持续推进文化繁荣事业。加大文化产业开发力度,积极组织开展和参与群众文化活动。健全自治、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实施北掌古堡旧事整修工程,改造旧庄园3处,新建村史馆1处。持续开展移风易俗,教育引导干部群众抵制天价彩礼、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成规陋习,建成全县首个家风馆,建设文明乡风、培育良好家风,让全乡的“内在气质”和“外在颜值”同步提升。四是持续推进社会保障事业。全面落实乡政府社会救助主体责任和“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严格落实城乡低保、五保供养、临时救助、孤儿养育等社会救助工作准入条件,按时足额发放各类资金。持续扩大劳务经济,促进就业创业,完善社会保障。做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收缴和发放工作,参保率达到95%以上,续保率达到95%以上,村干部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100%。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