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镇坚持“四结合四注重” 助推苗木产业培育
今年以来,老城镇按照全县的总体部署,积极抢抓春季雨量充沛、土壤墒情良好的有利时机,认真实施苗林培育工程,把它作为林权制度改革之后群众增收快富的新型产业来抓。在全镇3个村民委员会,6个村民小组共规划苗林结合培育面积16600亩,涉及石峡沟和塔山塬两个流域。在具体工作中,老城镇依托黄土高原林业示范工程,认真做到了“四个结合”,工作成效明显。
一是把立地条件与培育模式相结合,注重科学规划。根据局域的立地条件,我们按照“核桃树盖顶,针叶林缠腰,阔叶林垫底”和“田、林、路”综合治理的模式。在阳坡栽侧柏,阴坡栽油松,沟底栽沙棘,规划科学,设计合理。二是把栽植质量与后期管护相结合,注重苗木成活。为巩固培育成果,聘请3名专职护林员,进行日常管护。同时,还与农户签订管护协议书,按照“谁的林地,谁管护、谁受益”的管护模式,积极引导,多方参与,进一步巩固项目成果。三是坚持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注重群众增收。项目建成后,将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作用,同时还为群众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5年后,预计每亩收入6000元,按项目区人均苗木面积12亩,户均48亩计算,人均收入达到7.2万元,户均收入将达到25万元,将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基础,真正让“闲置”荒山变为“绿色”银行。四是把苗木培育与双联行动相结合,注重工作合力。以“双联”行动脱贫攻坚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为契机,把苗林培育产业作为新型产业积极宣传,村“两委”对村民进行算账对比,引导村民主动参与进来,让苗林培育产业作为群众增收致富直通车。并充分发挥互助资金协会的作用,为群众发展苗林产业提供资金保障。同时,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赢得帮联单位的支持,整合多方资源,凸显真帮实联的工作实绩,形成强大工作合力,进一步转变了贫困户的观念、凝聚人心、促进发展。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