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家集乡“四个机制” 助推扶贫攻坚战
宜州村隶属于段家集乡辖区,属国家扶贫重点村,地处县城东南部,距县城20公里,距段家集乡12公里,共辖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22户1429人,其中劳动力840人。总耕地面积5383.5亩(塬地1698.5亩,山地3685亩),人均耕地面积3.8亩,主要收入以外出务工、种植玉米、黄豆、洋芋等经济作物为主。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有3740元。2013年人均纯收入4431元。县司法局29名干部联帮58户贫困户。
在“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中,在联村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立足本村实际,发挥自身优势,创新服务群众机制,积极推进“双联”行动有序、有力、有效开展。
一是建立“一村一品”机制。根据村民意愿,大力发展养殖。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在帮扶部门的支持帮助下,按照“圈舍改造、选购良种、草料喂饲、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等5个环节进行全面科学的培训和现场指导,群众办起了养鸡场和养猪场,实行定向销售。目前,大型养鸡场2个,养猪场1个。
二是建立整村推进机制。充分利用塬边四咀地形,采取“统一规划、统一调苗、统一栽植”的办法,严把规划造地、苗木选用、浇水蘸根、留带覆膜4个关口,先后筹集资金10万元,完成调苗一万株,新栽及补植核桃树1600亩。
三是建立“联村包案”制度。联村部门针对联系村出现涉及基层组织建设的信访案件实行包挂责任制,村委会负责调查研究,充分利用联村部门的自身优势进行协调处理,通过化解矛盾优化村级发展环境。联户干部与联系户开展谈心谈话240余次,及时调处矛盾30余件,有效疏导了群众情绪,客观反映了社情民意。
四是建立全面融资制度。针对创业资金困难的问题,充分发挥好“双联惠农贷款”和妇女小额担保贷款的杠杆和引导作用。在联村部门及乡党委、政府的宣传和引导下,成立益农专业合作社、扶贫互助资金协会、春兰养殖专业合作社和军林养殖专业合作社,充分盘活了民间资金,扩大了资金规模和覆盖面,有效支持了创业困难人员。
目前,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帮扶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宜州村实现了“三个一工程”,即:村有一个主导产业,每个联系户有一个致富门路,每个农村劳动力能够掌握一项致富技能。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