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水县政协:用好协商议事“金钥匙” 畅通服务群众“连心桥”
为了更好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推进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合水县政协按照省、市政协部署要求,把政协委员工作室建设作为政协工作向基层延伸的探索和生动实践,打造委员履职新平台,构建服务群众新载体,探索总结出了“1234”委员常态化联系服务界别群众、延伸联系服务全县人民群众工作法,更好发挥委员主体作用,不断推动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做得更深、更实。
近日,在吉岘镇宫合村协商议事亭,县政协委员、村委会工作人员和村民代表围坐而谈,从政策宣讲到产业发展,从环境改善到困难群体关注,参加议事的人员充分表达意见,共议治理方案。在议事亭里说事,在板凳上交心,群众真切感受到政协协商带来的可喜变化,急难愁盼之事,都能够主动运用协商议事,共商解决办法。
合水县吉岘镇宫合村村民李树林说:“协商议事对群众来说作用很大,可以帮助群众发家致富、宣传党的惠农政策、鼓励办企业发展经济,对困难群众还给临时救助、大病救助,大家在一起拉家常、说想法,感觉特别接地气。”
人民政协为人民。为了更好地解决群众普遍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合水县政协在基层协商中灵活开展“庭院议”“亭下仪”“广场议”等特色协商议事形式,组织乡镇委员工作站、下沉委员开展“以心暖心·与爱同行”关爱服务特殊困难群众系列活动,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政协离自己很近、委员就在身边。
合水县政协常委、庆阳秦直道管委会副主任、民主党派和无党派界委员工作室召集人胡庆红说:“今年以来,我们工作室立足发挥铁李川新乡贤李杰榜样力量和助力乡村振兴的优势资源,以联系服务界别群众为主旨,聚焦凝聚共识、反映民意、服务为民三大工作职责,探索创建了‘4个一’履职机制,通过乡贤广场互动、亭下议事谈心,田间地头走访等形式,共组织开展了政策宣传、便民义诊、捐资助学等服务活动6场次,收集各类问题建议12条,整理反映社情民意信息3件,提交提案7件。”
协商议事是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的“一把金钥匙”。今年以来合水县政协把委员工作室作为政协联系群众、履职为民的新阵地,建成“六有”、“五统一”委员工作站12个、乡村协商议事室97个,超额建成界别委员工作室21个,全面实现了县乡村站(室)全覆盖,并积极组织政协委员常态化联系服务群众,有效推动了政协委员主动履职、担当作为,很好地发挥了专门协商机构的优势作用。
合水县政协委员、政协办公室副主任、中共界委员工作室召集人白灏说:“按照‘千站千室万名委员’联系服务界别群众行动的要求,借助‘中共界委员工作’履职新平台,打造‘聚言堂’组织开展‘微调研、微协商’16次,‘文史里的合水’等活动7次,围绕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反映社情民意8条,撰写提案3件,竭力把协商理念送到寻常百姓家,让群众真切感受到政协就在身边。”
今年以来,合水县政协持续不断发挥政协协商和政协委员广泛联系服务群众的职能作用,创新方式方法,探索总结出“树立一个目标、固化两种制度、完善三项机制、畅通四条渠道”的“1234”委员常态化联系服务界别群众、延伸联系服务全县人民群众工作法,积极围绕密切联系服务人民群众的目标,认真落实界别委员工作室召集人制度和界别委员工作室召集人常态化联系服务界别群众、延伸联系服务人民群众的制度;完善县政协和全体基层政协委员“三下沉三联系”工作机制,畅通宣传、调研、服务、协商等委员下沉工作渠道。截至目前,已组织开展入户宣讲政策法规618场次,开展协商议事862场次,协商解决问题918件,开展“委员接待日”165次,协商解决群众困难910件,化解矛盾纠纷537件,为推动合水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凝聚、贡献了人民政协的智慧和力量。
合水县政协党组书记、主席何维莉说:“ 开展‘千站千室万名委员’联系服务界别群众行动是省政协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重要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甘肃的创新举措。合水县政协按照‘聚焦认识抓提升、聚焦阵地抓覆盖、聚焦机制抓创新、聚焦协商抓落实’的工作思路,探索总结出一条推进基层政协协商民主、助力乡村振兴、建设和美乡村路径和‘1234’联系服务界别群众工作法,推动‘千站千室万名委员’联系服务界别群众行动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