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體版
  • 无障碍
  • 本站地图
  • 关怀版
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合水要闻>详细内容

【回眸“十二五”】美丽新村建设,让2529户群众喜迁新居

来源:电视台 作者: 贾自正 郑锋 陆洋 发布时间:2015-12-29 11:48:57 浏览次数: 【字体:
    “十二五期间”,合水县按照“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便利、村容村貌整洁、富民产业发展”的要求,整合危房改造、美丽新村建设等项目资金,全县共建成美丽新村65个,新建居民点51个,让2529户群众告别了危旧窑,住进了新瓦房。
    赵塬村位于子午岭林塬区,地形条件复杂,在2010年以前,大部分群众还居住在土窑洞里,饮水困难,交通不便,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极为艰苦。说起的以前的居住条件,好心的村民们特意带领记者去看他们曾经的居所,面对镜头,村民齐永涛讲述了没有饮用水的辛酸经历:“天下雪,水上不来,就是吃的消的雪水,夏天就是天上下的水,蓄到窖里,可以吃这个水。”如今,老齐搬进了新村,住上了新房子,自来水也接到了家中。2011年,赵塬村采取群众自愿原则,修建了赵塬村新农村,并依托合水县蒿板供水工程,使全村通上了自来水。
    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居住条件的改善,生活的水平提高,群众的文化生活也变的更加丰富。与此同时,县上不断完善配套设施,建成了村级卫生所、幼儿园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等,农民群众的就医难、上学难等问题在美丽新村建设中也一并得到了解决。如今,一排排整洁美观的新房子,一条条宽阔整洁的乡村道路,一片片硕果累累的果园,向人们展示着赵塬村五年的蜕变。
    “十二五”期间,合水县按照“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便利、村容村貌洁美、田园风光怡人、富民产业发展”的要求,投资2.45亿元,建成了老城镇水沟、太白镇太白村2个省级美丽示范村,市县级美丽示范村3个、环境整洁村20个、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村20个、新农村示范村12个,建成小康农宅225户,完成危房改造1600户,农村人居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