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體版
  • 无障碍
  • 本站地图
  • 关怀版
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合水要闻>详细内容

精准发力 合力攻坚 合水县双联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来源:双联办 作者: 发布时间:2015-11-26 09:19:15 浏览次数: 【字体:
        今年以来,合水县认真贯彻落实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议、六盘山片区脱贫攻坚座谈会议及省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会议精神,精准聚焦三大贫困片带(马莲河流域贫困片带、瓦岗川流域贫困片带、子午岭林缘区贫困片带),紧紧围绕“六个精准”要求,按照“1221”工作思路(即:围绕一个目标:确保2015年底实现全县整体脱贫;制定两个标准:贫困村脱贫标准、贫困户脱贫标准;梳理两张清单:贫困村项目需求清单、贫困户项目需求清单;完成一份任务书:各乡镇、相关部门年底前必须完成目标责任书所列各项指标任务),精心组织、靠实责任,精准发力、合力攻坚,双联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围绕对象精准,健全基础资料。一是精准识别贫困人口。在2013年度贫困人口建档立卡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合水县2014年度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工作方案》,组织双联干部、驻村工作队和乡村干部逐村逐户调查了解贫困户的生活状况、测算收入情况,综合各项指标对贫困村、贫困户进行倒排序,按照“三对面、三签字、两评议、两公示、一公告”(即:入户调查面对面、收入测算面对面、群众评议面对面,入户调查表上调查员与调查户同时签字认可、收入测算表上调查员与调查户同时签字认可、评选出的贫困户本村组三分之二以上的农户签字认可,村民小组全体群众评议、行政村村民代表会评议,村委会公示、乡镇政府审核公示,县区扶贫办在县政府外网公告)的程序,精准识别贫困户,并将贫困户信息全部录入扶贫对象建档立卡信息采集系统,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奠定了基础。二是精准建立大数据信息。以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文件下发了《合水县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信息采集工作方案》,围绕惠农政策、危房改造、饮水安全等10项户级信息,由县扶贫办牵头协调,县直部门审核,乡镇具体实施,建立了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确保了贫困户识别准确科学、基础信息真实可靠。三是精准完善工作资料。以全市精准扶贫资料样本为范本,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合水县乡级38项、村级26项、户级6项资料清册,梳理了县乡村户资料,设计了贫困户明白卡,健全了乡站村室(乡扶贫工作站、村扶贫工作室),规范了上墙资料,确保基础资料准确、完善。
        (二)紧盯目标精准,制定脱贫标准。按照贫困村“七有”、贫困户“八有”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在深入调研、反复讨论、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合水县贫困村脱贫标准24项指标、贫困户脱贫标准11项指标,为全县贫困村、贫困户精准脱贫提供了参考依据。紧盯2014年底全县下剩的4万贫困人口,分解脱贫任务,计划年度脱贫22个村2.9万人,年底全县贫困人口下降到1.1万人,贫困面下降到7.19%;2015年底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960元,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3514元,实现基本脱贫;2016年底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735元,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4147元,实现稳定脱贫。
        (三)注重内容精准,梳理需求清单。根据贫困村、贫困户水、电、路、房以及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和需求,结合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建设,全面采集贫困户危房改造、饮水安全等10类需求信息,对照贫困村、贫困户脱贫标准,瞄准年度脱贫村户,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分板块、分领域梳理汇总贫困村、户项目需求。经梳理,全县28个贫困村急需解决安全饮水403户,通动力电8个村民小组、照明电40户,修砂石路36.4公里,建安全住房1178户、互助资金合作社13个、幼儿园8个、标准化村级卫生所7个、综合文化中心8个、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9个,安装户户通484户,输转贫困劳动力4559人(次),栽植果树1654亩,培育苗林1185.5亩,新建蔬菜大棚405座,养殖9.47万头(只),贷款4714万元,技能培训3674人。
        (四)聚焦方式精准,狠抓项目落实。坚持基础设施、富民产业双向突破,围绕“金融扶持、社会保障、结对帮扶、责任落实、审计监督”五个落实到位,瞄准22个脱贫村,盯紧全县2.9万脱贫人口,细化任务,靠实责任,狠抓落实。止目前,年内全县共完成投资4.21亿元,占任务的89.6%。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新打小电井380眼,新建水塔11座,解决了875户群众的安全饮水问题,全县安全饮水率达到72.3%;通动力电80个村,照明电40户,动力电通村和照明电入户实现了全覆盖;新修水泥路17条190公里、砂石路11条36.4公里,贫困村通水泥路、贫困村民小组通砂石路实现了100%;新修梯田4780亩;改造农村危房(窑)1200户,其中贫困户877户,贫困村组基础条件显著改善。富民产业培育方面,新栽果树8100亩,全县果园留存面积达到28万亩(挂果面积14.5万亩,幼园13.5万亩),其中贫困户新栽果树2350亩;种植各类瓜菜11.8万亩,其中贫困户种植瓜菜2.7万亩;新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20处,新增规模养殖户710户,其中贫困户新建规模养殖场12处;培育苗林6万亩,其中贫困户培育苗林2.6万亩;新建农民专业合作社8个、电子商务孵化基地1处,入驻电商121户,富民产业规模进一步壮大,效益逐步显现。易地扶贫搬迁方面,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6处185户。金融资金支撑方面,发展互助资金合作社(农村产业发展资金专业合作社)13个,发放金融贷款资金1.47亿元,其中贫困户贷款8147万元。公共服务保障方面,新建幼儿园5处、村级文化服务中心(乡村舞台)8个、标准化卫生室5个、农民文化广场5处、日间照料中心7处,扶持430户贫困户安装户户通,贫困村组公共服务保障有了较大改善。能力素质提升方面,培训农民8500人,输转贫困劳动力8200人(次)。同时,聚力马莲河流域、瓦岗川和子午岭林缘区贫困片带脱贫攻坚,坚持输血与造血并举,鼓钱袋和活脑袋并举,累计投资7.18亿元,实施整村推进项目12个,整合其他项目31个,其中:压埋输水管道62.4公里,修建砂石路88.4公里、水泥(柏油)路172.5公里、大桥1座、漫水桥54座,新修梯田6000亩,建成小康农宅100座、居民点3处;新建钢架大棚1540座,贫困片带脱贫攻坚成效明显。
        (五)突出考评精准,强化督查考核。坚持把精准扶贫工作成效作为检验和考核干部政绩的条件,作为选人用人的重要依据,研究出台了《合水县精准扶贫绩效考核办法》,健全了精准评估、正向激励和惩戒约束机制。采取月跟进督促检查、季汇总总结、半年通报评比、全年兑现奖惩的方式,由联乡县级领导牵头,扶贫办、督查考核办等部门参与,对乡镇、部门的精准扶贫工作定期不定期开展督促检查。至目前,全县共开展各类督促检查20余次,印发通报3期,有效促进了精准扶贫工作任务的落实。同时,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注重考核结果运用,用好“减贫摘帽”机制,对提前一年实现整乡脱贫的乡镇给予表彰奖励,对扶贫工作业绩突出的干部优先推荐提拔;对工作落实不力、成效不明显的乡镇、部门及干部进行严肃问责,以鲜明的导向激励调动广大干部全身心投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
        (六)着力保障精准,推动任务落实。一是全面靠实工作责任。省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会议之后,县委、县政府及时组织召开了全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会议,以两办文件印发了全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1+18”工作方案,明确了工作任务,细化了工作措施,靠实了工作责任。二是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健全结对帮扶机制,确定县直34个能力较强的部门帮扶34个贫困村,其他部门帮扶非贫困村,四大家一把手每人帮扶2个贫困村、6户贫困户,其他县级领导每人帮扶1个贫困村、6户贫困户,科级干部每人帮扶4户贫困户,一般干部每人帮扶3户贫困户。健全财政投入机制,以当年财政收入增量的20%以上增列专项扶贫预算,以当年清理回收存量资金中可统筹使用资金的50%以上用于精准扶贫。健全金融支撑机制,为符合条件的精准脱贫户提供单户额度为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期限在3年以内“无担保、无抵押”小额信用贷款,支持贫困户大力发展致富产业。三是加强扶贫工作力量。成立了合水县整体脱贫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指导全县精准扶贫工作。先后4次召开领导小组会议,专题听取精准扶贫工作汇报,研究解决精准扶贫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和实际困难。为34个贫困村下派了第一书记,在全县80个村成立了驻村工作队,制定出台了具体的管理考核办法。从乡镇和部门抽调15名优秀年轻干部充实到县扶贫办工作,进一步加强了扶贫力量,保证了精准扶贫工作的高效推进。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