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體版
  • 无障碍
  • 本站地图
  • 关怀版
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部门动态>详细内容

合水县突出“四个特色”打造田园综合体

来源:农牧局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9-05 15:05:25 浏览次数: 【字体:

        合水县坚持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依托,整合涉农资金,大力发展特色富民产业,全力打造集休闲农业、创意农业、观光农业、农事体验、乡村旅游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积极培育农业发展新业态、新引擎,着力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精准脱贫攻坚、现代农业发展的互利共赢。
        一是集成打造“特色田园”。深入挖掘乡土文化、特色产业、农家美食、乡村手工艺、红色遗址等资源禀赋,按照“一乡一业、一园一景”的思路,大力发展以特色村镇建设为引领、以支柱产业转型发展为支撑、以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经营为载体、以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为核心的田园综合体,积极构建集“自然-生产-休闲-娱乐-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生态观光农业景观带。乡镇按照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思路,由政府负责基础设施建设和盘活土地资源,群众参与务工分红,企业具体开发建设田园综合体。合水县开工建设田园综合体12个,固城乡蟒窝山、太白镇千亩葵花采摘园、何家畔镇生态果业示范带田园综合体内涵丰富、效益显著。蟒窝山田园综合体占地12200亩,计划投资4512万元,建成设施农业区、休闲娱乐区、特禽养殖区、果蔬采摘区和花木繁育区五大功能区块;目前已完成投资1048万元,重建庙宇1处,新修砂石路11公里、漫水桥2座,培育5000亩苗林示范点1处,新建花卉繁育基地1处,新建野猪场1处、鹅棚1处,窑洞宾馆、标准鱼塘、提灌站等项目已开工建设,计划9月举办菊花节。
        二是竭力培育“特色产业”。 按照“优果、扩菜、稳牧、强林”的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思路,依托自然禀赋、区域特色和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塬面突出发展优质苹果,川区大力发展特色瓜菜,全县积极推进种草养畜,培育壮大 “果、菜、畜、林”四大特色富民产业,不断增强田园综合体的支撑力。今年新建集栽植、管理、储藏、销售为一体的千亩有机苹果标准化基地1处、万亩无公害蔬菜示范基地2处、规模养殖场14个、完成苗林结合培育4.25万亩,四大特色富民产业规模壮大、链条延伸、效益巨增,广大群众已充分享受到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红利。
        三是精准建设“特色村镇”。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引导村镇凸显自然风光、主导产业、民俗文化、特色美食、农特土产、红色瞻仰等元素,聘请专家规划设计,精心建设特色鲜明、别具一格的特色风貌村镇,为田园综合体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太白镇按“红色、绿色、特色、古色”四大区块,采取“1(精准脱贫)+9(红色教育、森林健身、滨水休闲、综合安置、民俗风情、商贸物流、湿地人居、创业孵化、宗教祈福)”模式建设特色风貌小镇。目前已完成投资1.036亿元,红色区块的陕甘红军纪念园完成主体工程,太白起义旧址、牡丹园、后台山公园已开工建设;绿色区块已硬化道路3.1公里,栽植绿化树木3100棵,建生态步道3条、休息亭4座;特色区块的滨河景观带已建成开放,新建移民安置区1处、农家乐5家;古色区块正在做前期工作。张举塬村充分利用境内姊妹双湫、千年古槐等自然景观和包家寨子会议旧址纪念馆的优势,开工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项目,已完成停车场、古树保护、姊妹湫游步道、观湫亭、农家乐等工程并对外开放。
        四是激活乡村“特色旅游”。坚持以创建“陕甘宁接壤地区子午岭森林旅游与养生基地”为目标,大力实施“文化旅游强县”战略,重点打造“黄河象远古文化游、秦直道探秘观光游、古石刻艺术鉴赏游、子午岭绿色生态游、陕甘边红色圣迹游、黄土地农业观光游”六大乡村旅游品牌,着力在“全景式打造、全季节体验、全产业发展、全方位服务、全社会参与、全区域管理”的全域旅游上求创新、谋突破,目前全县已建成A级旅游景区2处,一般旅游景区2处,省级旅游扶贫试点村7个。“花溪谷”生态旅游区占地1300亩、计划投资3亿元,一期重点建设“陇东第一花海世界”,二期重点建设“子午岭第一生态度假村”,三期重点建设“西北第一生态疗养院”。一期工程新建以花卉为主的“一心四区”(游客接待中心、希腊风情区、摩洛哥风情区、托斯卡纳风情区、豳溪风情区)花海世界,目前已栽植花卉200余亩,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已配套到位,并成功举办了“情定七夕”首届集体婚礼和“插秧节”等农事体验活动,已形成了自驾出游、休闲娱乐、赏花踏青的乡村旅游热点。该县还成功举办了2016秦直古道中国(庆阳·合水)乡村马拉松赛、2017中国农民春节联欢晚会、CCTV7《乡约》节目等大型国际国内活动和秦直道诗词采风、陇东南五市“祖脉文化旅游圈”媒体踏线行、广场文化月等活动,有效宣传推介了合水文化旅游资源,切实提升了田园综合体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