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水县旅游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凭借其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带动力强、就业容量大、产业关联度强等特点,已成为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发展旅游业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合水应把握自身旅游资源丰富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全域旅游这一前景广阔的朝阳产业,促进合水县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一、合水旅游业发展现状及潜在优势
合水位于甘肃省最东部,踞陕、甘两省交界,是革命老区、也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合水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显著特点可用“四色”来概括。
一是“红”色资源影响深远。合水是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红二十六军的摇篮。刘志丹、习仲勋、谢子长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合水战斗生活过,陇东武装斗争第一枪“太白起义”、西北党史上的“遵义会议”包家寨子会议、麻峪整编、老城夜袭、倒水湾整编、西华池兵变、午亭子战争等革命圣迹遍布全境。
二是“绿”色资源幅员辽阔。合水地处子午岭腹地,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 10.6 ℃,天然林面积达 2000 多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到 70.54% ,是子午岭国家森林公园核心区。子午岭被誉为西北的“绿色屏障”、“北地江南”、“天然氧吧”,特别是千年酸枣树系全国之最,紫斑牡丹珍奇华贵。
三是“古”色资源历史悠久。合水是古石刻之乡。境内石刻遗存 100 多处,从北魏兴造石窟、雕刻造像,历经唐、宋(金)、元、明、清至今,石刻艺术代代相传,从未间断。陇东古石刻艺术博物馆是由我县兴建的以古石刻艺术展览为主题的甘肃省第一座专题博物馆,馆藏文物 3051 件,被专家誉为“可移动的敦煌莫高窟”。誉为古代中国高速公路“秦直道”在合水境内 103 公里。
四是“金”色资源西北独特。合水是黄河象故里。 1973 年出土的黄河象化石,是世界上迄今发现最早、骨骼最大、个体保存最完整的剑齿象化石,距今已有 250 万年的历史。瓦岗川红中壤土林,全长 20 多公里,形成于新生代第四纪,距今也有 250 多万年,土林上部为风尘堆积,下部为流水搬运堆积,夕阳下红光泛起、金光四射。
二、合水县旅游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合水县旅游产业发展与旅游经济发达地区、甚至与兄弟县区相比,还存在着“散、小、弱、低”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景点分散。合水县旅游景点整体性不高,景点分散、点多线长、路途遥远,削弱了景点的吸引力,致使旅游资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
二是规模小。全域旅游推进缓慢,旅游市场主体先天发育不足,旅游市场尚处在“政府主导、政府主体”的模式下,没有成规模的旅游开发、运营企业,缺少市场主体的参与,整体规模偏小;已建成旅游景点开发规模普遍较小,设施不完善,看景的仅能看景、游乐的仅能游乐、观光的仅能观光,不能串点成线,特色不明显,山寨气息浓厚,缺乏个性化、特色化的休闲度假产品和购物娱乐消费项目。
三是竞争能力弱。旅游宣传力度不够,“养在深闺人不识”,很多唯一性、独特性的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宣传推广;旅游营销理念较差,推介方式上仅仅是印彩页、做广告,对融媒体的应用不够;解说水平弱,人力资源开发弱,缺乏一支强有力的宣传、导游、解说队伍,影响了旅游资源的深度挖掘;旅游标志牌少,“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思想严重制约了旅游产品的推介,工作的主动性差,宣传促销手段弱,不能稳定市场份额,与周边县区相比,合水县旅游竞争力与旅游资源存量明显不匹配。
四是开发水平低。各景点基本处于初级开发阶段,经营方式粗放,吃、住、行、游、购、娱、厕七大因素一体化程度极低,二次消费较低,造成旅游经济效益不明显、游客舒适度和满意度得不到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旅游整体形象。
对此,合水县将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坚持问题导向,下更大力气研究解决好人民群众持续增长的旅游休闲需求与相对之后的旅游生产之间的矛盾,促进旅游大融合、大协同、大发展。
三、加快合水县旅游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要跨区域景区联合,打造大旅游景区。一是组合景点景区,推出精品旅游线路。目前合水县大多景点、景区处于分散的状况,要发展合水县旅游业,把旅游资源优势变为现实的旅游经济优势,必须对合水县现有景点、景区进行分类排队、优化组合,突出特色,推出若干条精品旅游线路。依据自然资源和地理环境,可推出红色旅游线、子午岭原始森林风光旅游的形式,使其充分展示在旅游者面前;二是加强与周边旅游景区的合作。合水县可与华池县的南梁纪念馆、抗大七分校及军民大生产旧址,庆城县的周祖陵等地,实行资源共享、产品互补、线路互连、市场互动、客源互送,共同搭建旅游大平台,联手打造无政策障碍、无交通障碍、无服务障碍的旅游大市场,促进共同发展。
二要加大宣传推介力度,为旅游业开拓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旅游业,除了要依靠 " 政府主导 " 外,还得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搞好市场营销,运用多种促销方式扩大旅游宣传。一是要大力营造旅游氛围,加强旅游环境培育。倡导 " 处处都是旅游环境,人人都是旅游形象 " 的意识,全方位地展示合水县的对外形象;二是要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报纸等各种媒体加大旅游宣传。如加强合水旅游信息网的建设,利用网络传播范围广、成本低的优势加强网上宣传推介。多制作介绍合水旅游景区景点的影视风光片和图文画册,并通过信息化手段向游客及时提供所需的各种旅游信息,实现网络化服务;三是积极参加国内外旅游招商会、交易会、博览会、洽谈会等各类会展活动,推介合水旅游产业,提升合水在全国的影响力。
三要大力培养旅游人才,提升旅游业服务质量。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针对目前合水旅游专业人才严重不足的局面,政府和旅游管理部门要积极有效地抓好旅游人才的培养工作,加大力度培养旅游专业人才。一是完善人才政策,出台优惠条件吸引外来人才来合工作;二是要加强对本地旅游管理人员的培训 , 有计划地选送一批骨干到专业旅游院校学习、进修,或请有关旅游专家来合讲学 , 提高旅游业务素质;三是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和服务技能的培训,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实现旅游服务向专业化、规范化和人性化方向发展。努力建设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职业道德水平高的旅游人才队伍,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为合水县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