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药品稽查局多举措锤炼稽查队伍识假辨劣能力
县药品稽查局把提高稽查人员假劣药品鉴别能力,作为加强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助推假劣药品违法案件查处:
一是注重加强专业培训。按照省市食药局“六个一”要求,通过理论学习、现场实践、举办培训班、传帮带等方式,多层面锤炼药品稽查人员查处假劣药品的“火眼金睛”,不断增强识假辨劣能力。
二是注重积累鉴别经验。培养稽查人员通过药品外部包装、内在质地、性状、组成成分等方面的逐一审查、对照、分析和归纳,形成感性经验,从中发现假劣药品的蛛丝马迹,再利用“手摸”、“口尝”、“水试”“火烧”等简易识别方法,提高假劣药品稽查的“靶向性”准确率。
三是注重分析质量信息。对国家食药监总局、甘肃省局及周边省份的药品质量公告、假劣药品信息及本局以往查出不合格药品的不合格项进行综合分析,分析不合格品种、生产厂家、批号、不合格项目等,从中筛选易出现质量问题厂家、剂型和品种,并建立质量问题药品数据库,加大对这些易出现质量问题药品的跟踪稽查力度。
四是注重发挥技术支撑作用。市场稽查中随时携带药品快鉴箱,对质量可疑品种利用快鉴箱进行现场初步快速鉴别筛选,然后对疑点大的抽样送药检所进一步检验定性,提高不合格药品的稽查命准率。
五是注重利用“监管码”查询。要求每名稽查人员手机下载安装“药品管家”软件,通过该软件扫描药品电子监管码的方式,查询药品来源渠道、流通单位、流向终端及药品基本信息,快速筛查质量可疑药品。
第一季度,该局共监督检查药品经营使用单位80户次,完成药品监督抽验7批次,立案查处劣药案件1起,处罚没款1.28万元,有效净化了全县药品市场,保障了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