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国节·中秋】月明人尽望 灯火守团圆
桂香浮动,月满中秋。当皎洁的月光遍洒祖国大地,“团圆”便成为这个节日最温暖的注脚。它可能藏在校园里娓娓道来的民俗故事中,在孩子们清澈的眼眸里悄然生根;也可能写在病房中不曾停歇的守护里,用责任撑起千万家的圆满;又或许,它就浸润在丰收的喜悦中。从文化传承的温度到岗位坚守的高度,中秋的团圆有千万种模样,却始终镌刻着同一个心愿——心在一起,便是团圆。


合水县乐蟠小学教师赵鹂已在教育一线默默耕耘了十多年。每年中秋临近,她都会给学生们讲述中秋的来历与传统习俗,从“嫦娥奔月”中后羿对妻子的深切相思,到“玉兔捣药”里神兽对人间的默默牵挂;从张九龄“天涯共此时”的千古喟叹,到民间赏月祭月、分食月饼的古老习俗,让孩子们读懂团圆的珍贵,记住感恩的重量,让文化传承的种子在一代代孩童心中生根发芽。
“我给孩子们讲这些老故事、老习俗,是想守住文化的根。当我之前教过的学生回学校看我,说起她在中秋节也会跟着妈妈学做千层月饼,教弟弟背关于中秋的相关古诗,我感觉很欣慰,那一刻突然明白,这些关于中秋的习俗文化,就是这样一代代传下去的。” 合水县乐蟠小学教师赵鹂说。


如果说讲台边的团圆藏在传承里,那病房中的坚守则写满了责任。在合水县人民医院的急诊科病房内,还有一群坚守者,他们身着白大褂,在节日里并肩作战,用责任守护着千家万户的团圆。每年中秋,医生刘亮亮都会主动留下值班。每次交接完工作,他便来回穿梭在病房里,逐一查看患者的恢复情况,仔细核对每一份医嘱,查房时他还不忘给患者送上一句暖心的“中秋安康”。
“作为医生,假期值班几乎是常态。每年中秋看着别人阖家团圆,说不想家是假的,但听诊器握在手里,就知道肩上的责任更重,虽然我吃不上团圆饭,但守护好病人的平安,才能让更多家庭圆圆满满地过节。”合水县人民医院医生刘亮亮说。


秋意渐浓的果园里,团圆则被寄托在一颗颗渐红的苹果中。这几天,何家畔镇赵楼子村村民朱小霞和工友们忙碌地穿梭在果树间,熟练地为苹果取袋。阳光洒上果面,遇到个头大、着色好的果子,总会特意多看两眼,心里盘算着中秋夜要挑几个最红的用来供月。朱小霞每年都来果园务工,从春疏花到秋取袋,这片果园见证着她为家庭增收的辛勤。随着中秋临近,她手上的动作更快了些,盼着早点完工,赶回家吃一顿暖心的团圆饭。
从讲台到病房,从果园到万家灯火,中秋的团圆有千万种表达:是文化传承中的温情,是责任坚守里的大爱,是烟火人间中的牵挂。无论它以何种模样出现,都承载着最朴素而真挚的期盼,只要心在一起,便是团圆。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