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 看振兴】 合水县特色产业“多点开花” 激活村集体经济增收新动能
近年来,合水县立足县域资源禀赋,以“强村富民”为目标,精准布局特色种植、生态养殖等产业,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让一个个特色产业项目在乡村落地生根,有效破解村集体经济发展瓶颈,为全县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近日,记者走进吉岘镇吉岘村的朝天椒种植基地,连片的绿色枝蔓间,一串串火红的朝天椒饱满鲜亮。田间地头里,村干部带领着村民们穿梭在垄间,熟练地采摘、装筐,一派忙碌的丰收景象。
“今年,为壮大村集体经济,我们村共流转土地120余亩,分别种植朝天椒和螺丝菜。朝天椒已进入采摘阶段,螺丝菜计划在10月底进行采收。”合水县吉岘镇吉岘村村委会副主任丑文强说。
据了解,今年吉岘村集体经济收入有望突破40余万元,不仅让村集体经济“腰包”鼓了起来,还为周边20多名村民提供了就近务工的机会,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真正实现了“产业兴、集体强、村民富”。
特色产业不只在田间“结果”,更在山林间“焕活”。在段家集乡枣洼村,利用林地资源发展的林下养鸡项目同样如火如荼。走进枣洼村的林下养殖基地,茂密的树林间,数千只土鸡正啄食林间的杂草、昆虫,原生态的养殖环境为土鸡品质打下了坚实基础。
目前基地投放的3000只母鸡,预计11月份就能进入产蛋期,按照日均产蛋2000枚左右、每枚土鸡蛋市场价1.5元计算,仅鸡蛋一项每月就能为村集体带来9万元左右的收入;随后,村里还计划再引进3000只公鸡,通过科学养殖到春节前集中上市,届时将进一步拓宽增收渠道,让林地资源释放出更多价值,使“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
吉岘村的“朝天椒”种植和枣洼村的“生态土鸡”是全县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合水县坚持“一村一品、一村一策”,围绕各村的土地、林地、气候等资源优势,精准谋划产业项目,通过党支部牵头成立合作社、整合涉农资金、邀请农技专家上门指导等方式,为各村特色产业发展保驾护航。截至目前,全县已打造朝天椒种植、林下养殖、中药材培育等特色产业示范点20余个,80个村村均集体经济收入22.68万元,实现了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为乡村振兴筑牢了产业根基。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