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 看振兴】合水:大棚蔬菜迎丰收 奏响富民“增收曲”
产业兴旺带动收入提升,绿色发展支撑乡村全面振兴。近年来,合水县聚焦规模化瓜菜种植基地建设,加快现代农业转型步伐,大力推进农业提质增效,展现出农业实力增强、乡村环境改善、农民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新景象。
初秋时节,何家畔镇赵楼子村的蔬菜大棚里绿意盎然。村民严小琴正在自家的大棚内采摘已经成熟的蔬菜。严小琴家共有四座温室大棚,采用瓜菜轮作种植模式,显著提升了土地的使用效率,每天都有客商准时上门收购。
“我家的四个大棚,开始种的是甜瓜,甜瓜下市后种的蔬菜,有豆角、辣椒、黄瓜,菜成熟后客商上门收购,价格合理我们也省事。”何家畔镇赵楼子村村民严小琴说。
这几天,在老城镇牧家沟村的菌菜轮作基地里,工人们正在采收已经成熟的西红柿。基地采用“菌菜轮作”种植模式,既有效改善了土壤结构,又为周边村民创造了稳定的就业岗位,成为带动群众稳定增收的重要支撑。
“我这些天来这里帮忙摘西红柿、浇水,工钱一天140元,我觉得很不错。”老城镇牧家沟村村民周兴儒说。
今年以来,牧家沟村立足当地资源条件和区位特点,科学谋划产业布局,创新推行“菌菜轮作”种植模式,显著提升了土地利用效益。与此同时,村里成功引进西红柿新品种“恋曲1990”,这一品种具备口感好、产量高、成熟快的特点,不仅进一步激活了土地潜力,还为村民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拓宽了村民和村集体的增收渠道。
老城镇牧家沟村党支部书记周世飞说:“今年牧家沟村为了发展村集体经济,33座连栋大棚种植了西红柿,现在已经陆续成熟,正在采收,预计村集体经济增长在20万元左右。”
近年来,合水县立足农业资源禀赋,紧密对接市场供需,持续推动蔬菜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通过强化科技支撑、完善产销链条、培育特色品牌等途径,有效促进农业提质增效,为乡村振兴注入持续动力。
终审:李娟娟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