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合水:绿色农业铺就乡村振兴“金色路”
今年以来,合水县立足当地资源禀赋,抢抓全市创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战略机遇,通过创新种植模式、优化产业结构、强化科技支撑,探索出一条生态循环、高效增收的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径,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连日来,在肖咀镇梅家寨子村的马铃薯种植基地,村民们正忙着采收早熟马铃薯,田间地头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今年,合水县积极响应庆阳市百万亩复种增粮增效工程,创新推行“马铃薯+饲草”轮作模式,打造千亩标准化示范基地。通过“村集体+农户”的合作机制,统一机械耕地、统一种薯供应、统一田间管理、统一产品销售,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还带动了农民增收。
“我们引进的优质早熟马铃薯新品种,通过配套科学耕作技术,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同时,大幅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益,有效带动了农户增产增收。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既优化了当地种植结构,又为农民开辟了新的增收渠道,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肖咀镇梅家寨子村党支部书记梅耀东说。
苹果产业是合水县的传统优势产业,但过去除草、保墒成本高,制约了效益提升。今年,合水县果业发展中心借助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在店子乡、太莪乡推广实施苹果提质增效项目,铺设园艺地布1560亩,不仅抑制了杂草生长,还提升了土壤墒情,每亩年均节省人工成本800元,优果率提高15%以上,为果农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
除传统种植业外,合水县还积极培育特色菌菇产业,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在西华池镇庆阳丰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种植基地,工人们正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天麻良种培育,整地、铺床、育种各环节井然有序。该公司创新推广"菌—药"轮作模式,既提高了土地复种率,又带动了周边村民就业。
“我们引进天麻和羊肚菌,配合科学的轮作模式,既保证了产量,又提高了经济效益。未来,我们通过技术培训,让村民掌握种植技能,他们也可以自己发展,形成产业链,真正实现家门口致富。”庆阳丰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王静说。
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中,合水县紧紧抓住全市创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的战略机遇,加快传统农业向绿色农业转型发展,重点培育“牛、羊、果、菜、草”五大特色产业,着力构建以种植业为基础、养殖业为牵引、菌业为闭环的三元双向生态循环农业体系,加快推进产业基地建设,突出培育特色农产品品牌,打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全循环链的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全力推动现代农业强县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不竭动力。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