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體版
  • 无障碍
  • 本站地图
  • 关怀版
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部门动态>详细内容

合水:以“两山”理论为引领 谱写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新篇章

来源:合水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 拓 翔 发布时间:2025-08-07 16:22:25 浏览次数: 【字体:

近年来,合水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通过系统推进生态修复培育新发展动能,在产业转型升级中筑牢生态屏障,成功实现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走出了一条生态与经济协同共进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径,生动诠释了“两山”理论的实践价值。

b871337d1f126dfd3bab3735105c0d46.png

合水县地处黄土高原沟壑区,曾经饱受水土流失之苦。但如今,这里已成为生态治理的典范。多年来,合水县坚持生态优先,通过大力实施固沟保塬项目,建设塬面雨水集蓄和排导工程,新建淤地坝、兴修梯田、人工造林种草,水土保持等生态修复工程,全县森林覆盖率显著提高,山川大地绿意葱茏,空气清新宜人,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成为合水县最亮丽的名片,更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2fed68391f766ec75b64f269be913bf.png

在生态改善的基础上,合水县积极探索生态价值转化路径。在太莪乡黑木村的青山翠谷间,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卷正徐徐展开——昔日的废弃草场如今蜕变为网红打卡地“草甸子露营地”。太莪乡通过创新“露营+村集体+群众参与”的发展模式,不仅让沉睡的生态资源焕发新生,更搭建起一座连接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桥梁。游客们在此享受“吃住游”一体化体验的同时,也诠释着“生态美”与“百姓富”的生动统一。

露营地的建成,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亲近自然的绝佳去处,也让当地群众的腰包鼓了起来。周边的村民们抓住机遇,纷纷参与到旅游产业中来,有的经营农家乐,有的售卖特色农产品,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太莪乡黑木村村民王雪梅说:“自从我们村打造这个旅游景点以来,前来游玩打卡的人越来越多,我也趁机办起了手工醋坊,游客临走的时候都要带一些,销量特别的好。”

bf8878701c602fe01a034abafa3ab45e.png

在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的同时,合水县立足生态优势,创新探索出“三元双向”循环农业发展新模式。通过“种植—养殖—菌业”的闭环产业链,将农业废弃物“吃干榨净”、变废为宝,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正是看准了这一绿色产业的巨大潜力,宁县籍农民胡永涛便来到合水县,果断投身黑木耳种植行业,成立了合水县亿诺家庭农场,成为当地循环农业发展的实践者。

合水县亿诺家庭农场场长胡永涛说:“这儿空气好、水质好,种出来的黑木耳口感好、营养高,根本不愁卖。”

82eeb4ae39abf666e8fe2e2fdad777ca.png

4f64a8ef93c760c1a2209647cadc4127.png

一朵朵饱满的菌菇撑起了村民的“致富伞”,一条条蓬勃发展的产业链激活了乡村经济的“新动能”。通过土地流转、基地务工、技术培训等多种形式,越来越多的村民搭上了“三元双向”循环农业的"致富快车",不仅实现了"家门口就业"的便利,更收获了实实在在的增收红利。这种"离土不离乡、就业又增收"的发展模式,正在让合水县的绿水青山真正转化为老百姓的金山银山。

如今,合水县已形成“生态修复-产业培育-富民增收”的良性循环。通过持续深化“两山”理论实践,不仅筑牢了生态安全屏障,更培育出乡村旅游、特色种植等绿色产业,为黄土高原地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生动范例。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绿色发展理念已深入人心,生态富民之路越走越宽广。

终审:李娟娟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