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水:全力推进淤地坝建设 筑牢生态与民生双重屏障
近年来,合水县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机遇,全力推进实施淤地坝建设项目,使区域内水沙资源得到合理利用,极大减轻下游防洪压力,区域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成为守护生态、惠及民生的“坚实屏障”。
在吉岘镇张家咀沟大(2)型淤地坝建设现场,施工人员各司其职,加紧进行护坡平整作业,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
吉岘镇张家咀沟大(2)型淤地坝工程总投资383.90万元,主要实施大坝、放水建筑物及泄洪设施,设计坝高23.50米,坝控面积4.3平方公里,总库容52.51万方,工程设计洪水重现期20年一遇,校核洪水重现期200年一遇。这座淤地坝建成以后,拦泥高程为1026.15米,滞洪高程为1029.88米,可淤地5.49公顷,能有效控制流域内水土流失,减少入黄泥沙,将极大地改善区域内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据了解,目前,该工程已经完成总量的80%。
合水县地处黄土高原残塬沟壑区,过去因沟壑纵横、坡陡土松,水土流失问题突出。淤地坝素有“沟道里的水库”之称,既能拦泥淤地、保持水土,又能涵养水源、调节径流,是黄土高原地区治理水土流失的“利器”。近年来,合水县始终坚持以“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坚持“生态优先、防治结合”理念,将淤地坝建设列为水保生态治理的“头号工程”,与治沟保塬、乡村振兴统筹推进,根据不同沟道的地形地貌、水文特征,“一沟一策”制定建设方案,确保坝体既能发挥拦沙固土作用,又能兼顾灌溉、防洪等功能,形成“上游拦沙、中游淤地、下游灌溉”的立体治理体系。
截至目前,合水县共建成淤地坝82座。其中大(2)型淤地坝36座,中型淤地坝22座,小型淤地坝24座。坝控面积261.7平方公里,总库容1939.2万方,拦泥库容699.6万方,滞洪库容1239.6万方,其末可淤地1061亩。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