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水:低空经济赋能生态保护迈入新赛道
今年,合水县积极探索推进低空经济与智慧林业深度融合,引入无人机、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以高效、精准的技术手段实现对广袤森林资源的全方位监测与精细化、高效化、智能化管理,让生态保护迈入新赛道。
近日,在何家畔镇赵楼子村,一架搭载高清摄像头和多光谱成像设备的无人机在县自然资源局林业工作站技术人员的操作下,飞越山区林地,对2024年退化林项目造林点进行巡查监测,实时回传大面积造林区域林木的影像资料,让林业部门第一时间快速、精准地排查掌握苗木生长、灌溉设施及林地保护等情况。
近年来,随着无人机技术的不断成熟和运用,“低空经济+”的应用场景也在不断拓展。作为森林巡护“空中灵眸”的无人机,相比于传统的人工监测,它能够在难以抵达的山林中快速、实时地收集数据,监测生态环境变化,其监测范围更广、效率更高、数据更准,已成为守护绿水青山的得力助手。
县自然资源局林业工作站工程师李花兰说:“以前我们日常巡林,1万亩的任务需要15天,而且由于受地形地貌限制,有些区域巡查不到。现在通过引入无人机技术,1天就可以完成1万亩以上的巡查任务,不仅信息准确率高,还可以有效减少巡查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今年,合水县积极探索推进低空经济与智慧林业深度融合,以更高效、精准的技术手段赋能对广袤森林资源的全方位监测与管理。无人机拍到实时影像资料后,技术人员利用软件进行图斑区别、数据分析、作业设计编制等,并通过本地部署DeepSeek-R1垂直领域大模型,实现了设计文档自动合规性校验与结构化输出,文本编写效率提高了3倍以上,这些数据可以帮助林业部门及时了解森林生态环境的状况,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保护策略,为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保驾护航。
县自然资源局林业工作站站长唐子龙说:“下一步,我们继续坚持以生态建设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抓手,积极探索新的‘林业+无人机’‘林业+人工智能’应用模式,打造从造林规划、外业调查、造林施工、造林验收、森林防火等一体化智慧林业管理体系,以科技创新守护绿水青山。”
合水县地处子午岭腹地,土地面积2934.21平方公里,全县森林覆盖率高达69.82%,草原植被覆盖率84%。为了更好地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县林业部门已引进无人机3台,进一步探索拓展无人机在林业执法、火灾监测、病虫害防治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应用领域的深度和广度,通过将传统林业管理与现代科技有机结合,进一步实现林业的精细化、高效化和智能化管理,也为生态保护赋予新的活力。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