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水:临时救助“救急解难” 兜底保障温暖民心
近年来,合水县聚焦困难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完善临时救助制度,优化救助流程,按照“保基本、兜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要求,着力解决好城乡居民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生活困难,切实发挥临时救助“救急难、兜底线”的作用,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
近日,在老城镇牧家沟村村民陶东虎家中,村干部正在详细询问家里的情况,陶东虎89岁的母亲去年因意外摔倒骨折,2.6万元的住院花费在医疗报销后自付了7000多元。因家庭困难,镇政府针对他家的实际情况,为他申请了临时救助,及时缓解了这一突发性困难。
临时救助是民生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近年来,合水县始终坚持“主动发现、快速响应、精准救助”的原则,依托“大数据+网格化”管理模式,建立起困难群众动态管理机制,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常态化走访摸排,重点关注低保家庭、独居老人、困境儿童等特殊困难群体,明确将因灾、重大疾病、意外事故等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家庭和个人纳入救助范围,全面启动临时救助应急机制,并对已救助对象进行定期回访,切实兜住兜牢民生底线。
肖咀镇卓堡村村民杨兴宁就是回访的群众之一。杨兴宁妻子多年来因生病住院,家里已是入不敷出。镇村干部时常上门了解他的生活现状以及困难需求,在2024年,根据救助政策,为他申请了6300元临时救助。2025年,将根据他家里的具体情况,进行动态管理,做到及时救助。
肖咀镇副镇长张妮说:“我们充分发挥临时救助救急难作用,精准识别救助对象,将因病、因学、因意外等造成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的家庭或个人,及时纳入救助范围,切实帮助他们渡过难关。1月份,我乡共救助困难群众16户57人,发放临时救助资金11.65万元。”
近年来,合水县不断深化临时救助制度改革,积极简化审批程序,不断完善政策措施,明确救助对象认定范围、细化救助标准、规范救助流程、提高救助时效、完善档案资料,确保困难群众在第一时间得到救助。同时,落实并用好救助资金,确保突发情况下救助资金“不断档、不缺位”,全力推动救助工作更加精准、高效、暖心。
2024年全县已为1633户5590人,发放临时救助资金1026.70万元。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