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 看振兴】 合水:富民产业蓬勃兴旺 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近年来,合水县依托资源优势,积极发挥特色产业在乡村振兴中的基础作用,多措并举发展多元富民产业,促进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支撑。今年以来,西华池镇继续把“三元双向”循环农业作为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紧盯食用菌种植“规模小、链条短、效益低”的关键制约和“单菌连作不强、菌棚复种率不高、投入产出比不大”的现实问题,积极探索推行“羊肚菌+天麻”“菌药连作”生态循环农业高效种植模式,在西华池镇杨沟崂村流转土地150亩,计划新建大棚150座,目前已建成100座,并引进庆阳丰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立“村集体+企业+农户”的多方利益联结机制,预计年可生产羊肚菌6000余斤,连作“铁杆天麻”110余亩,实现菌药价值450万元以上。
庆阳丰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员李兰说:“合水县生态环境良好,昼夜温差大,是适合发展食用菌产业的地区之一。同时,县委、县政府重视招商引资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为我们企业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产业兴则百业兴,产业强则经济强。近年来,板桥镇阳洼村在破解村集体经济发展难题和解决群众增收产业单一的问题上,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带领群众因地制宜发展养殖、酸枣套种白瓜子,食用菌、中药材等特色产业,预计年底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0万元,带动务工100余人次,初步实现户户有产业,人人能致富的良好局面。
板桥镇阳洼村党支部书记王薇薇说:“2023年,阳洼村在庆阳市农科院选育酸枣苗7000株,2024年,收入已达到3000多元。同时,通过带动周边群众种植黄芪、黄芩、苍术、柴胡等中药材,促进群众增收。”
近年来,合水县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群众收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立足县域实际,积极谋划、科学布局,全力扶持推进多元化产业发展,进一步提高种植、养殖效益和生态效益,为乡村振兴赋能增效。目前,全县果园留存面积9.6万亩、种植各类瓜菜10.05万亩、食用菌2430万棒、中药材1万余亩、生猪存栏量4.8万头、奶羊饲养量10.5万只。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