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现代化 共绘新图景】合水:公益岗位促增收 就业帮扶暖人心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近年来,合水县积极探索公益性岗位就业帮扶新模式,结合实际,按需设岗,充分挖掘乡村保洁员、生态护林员等岗位,切实发挥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作用,促进就业困难人员稳定就业,持续提升群众就业幸福感和安全感。
何家畔镇赵楼子村村民王兴涛平日主要靠种地和打零工维持生计,由于长年患病,加之年龄偏大,找工作非常困难,家里的生活就有些捉襟见肘。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村上便将他选聘为乡村保洁员,负责本村垃圾清运工作,每年1万元的工资收入,让他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增收”。
公益性岗位是解决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的重要途径之一。近年来,老城镇大力推进公益性岗位开发工作,多措并举帮扶返乡农民工、高校毕业生、零就业家庭成员等困难群体稳定就业。杨坪村村民王占斌由于缺乏劳动技能,收入低来源不稳定。今年,镇村干部为他申请了公益性岗位,工作之余他还去村里的食用菌种植基地务工,每月都有了稳定的收入,这让他很是满足。
公益性岗位事关百姓福祉。近年来,合水县立足群众需求,科学设置乡村保洁员、生态护林员、人民调解员等城乡公益性岗位,针对零就业家庭、残疾人、大龄失业人员等就业困难人员,切实做到“岗位设置需设尽设、安置人员能纳则纳”;同时,通过强化岗位管理、加强政策宣传、用实用好补贴资金等措施,切实帮助就业困难人员稳定就业。目前,全县共开发设置城乡公益性岗位129个,稳稳兜住了困难群众的“幸福底线”。
终审:李娟娟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