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现代化 共绘新图景】合水:农家书屋丰盈乡村振兴“文化粮仓”
最是书香能致远。近年来,合水县积极推动“农家书屋+”模式,坚持“建、管、用”相结合,按照“一室多用、便利群众、开放共享”的原则,让农家书屋真正成为群众学习休闲、增长知识、增收致富的重要阵地,不断为乡村振兴凝心聚力,最大程度地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让农家书屋成为推动文化振兴的重要力量。
近日,记者走进固城镇王昌寺村的农家书屋,各类名著、名人传记、儿童漫画、农业生产等书籍读物整齐有序地摆放在书架上。暑假期间这里也成了村里孩子们的活动室,孩子们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驻村工作队的工作人员还帮助他们辅导作业,农家书屋俨然成了孩子们暑期的“快乐驿站”。
乡村振兴,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近年来,固城镇充分发挥农家书屋作为农村思想文化主阵地的重要作用,按照“共建共治共享”原则,将农家书屋与基层党建、乡村振兴、志愿服务等内容相结合,切实打通群众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让乡村振兴之路书香四溢。
固城镇王昌寺村党支部书记范青山说:“近年来,我们充分发挥农家书屋的学习阵地作用,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将全民阅读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等文明活动紧密结合,完善农家书屋书籍种类、数量,充分发挥农家书屋思想文化主阵地作用,真正让农家书屋‘用起来、强起来、活起来’”。
以文“化”人,打造精神食粮“补给站”。蒿咀铺乡坚持“一室多用、开放共享”的原则,探索“农家书屋+”融合建设模式,涵盖公共阅览室、文化活动室等多个工作区,同时还积极对各村书屋进行补充更新。截至目前,各村农家书屋图书总量均达到1300册以上,涵盖农业、科技、少儿、医疗、文学等多个方面,最大限度满足群众多样化阅读需求。
农家书屋作为惠民工程,是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重要堡垒,是实现乡风文明的“精神粮仓”。近年来,合水县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文明实践,以农家书屋为阵地不断推动文化建设,积极探索“农家书屋+乡村振兴+文明实践”共建模式,积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便于参与的阅读活动,寓教于乐,切实提高农民群众的阅读兴趣与阅读积极性,让农家书屋逐渐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文化加油站”。目前,全县80个行政村已实现农家书屋全覆盖,拥有各类书籍9万余册。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