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體版
  • 无障碍
  • 本站地图
  • 关怀版
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部门动态>详细内容

共谋发展大计 共建美丽新村

来源:双联办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3-21 09:14:39 浏览次数: 【字体:

枣洼村地处段家集乡西南角,距乡政府5.6公里,王宜公路穿境而过,属省定贫困村,共有5个村民小组,386户1780人,其中双联户162户748人,贫困户142户628人,耕地面积4465.4亩,人均耕地面积2.51亩,2014年人均纯收入4125元,以种植小麦为主。近年来县乡积极鼓励和支持栽植苹果树和发展养殖业,但由于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留守村民思想保守、技术掌握少、资金短缺、管理经验不足等原因,村民总体积极性不高,两项产业发展比较缓慢。 

双联行动开展以来,枣洼村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与帮联单位市人行、水务局、人寿保险主动衔接沟通,共谋发展大计,共议小康规划,全力组织实施,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主导产业迅速发展,扶贫济困扎实推进,双联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抓产业促发展。以开展“产业培育增收年”活动为契机,大力实施“三个一”工程。加大对优质苹果、核桃树等优势产业的扶持力度,注重培育、引导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各类协会,抱团发展,为农民持续增收夯实了基础。目前果园面积370亩,核桃树面积500亩;养殖户12户,其中养牛户2户,养猪户3户,养鸡户7户,养鸡一万只以上2户,5000只以上3户。这些种植和养殖大户已带动周边群众进行规模种、养殖,为全村人民致富起到很好的带头作用。

二、抓基础求突破。一是新建枣洼生态移民搬迁安置工程15户,危房改造9户,投资360万元,建成新农村示范点一处,村庄整洁,杂物堆放整齐有序,人畜禽分离,卫生干净,村庄实现了“三化”(亮化、绿化、美化)。二是新修道路排水工程1800米;新挖渗水涝池一处;新修通村水泥路1.2公里;砂石路9.1公里,解决了386户出行难的问题,通村道路及村庄道路覆盖率达到100%。三是积极加强村级阵地建设,新建枣洼农民文化广场1处;农民科级文化室2间;标准化卫生室1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处;安装户户通117户。四是新建金融服务网点一处;建立产业发展资金专业合作社1个;建立互助资金协会一个,有效解决了一定程度农民资金困难的问题。

三、抓示范树典型。一是发展养殖大户,引领群众致富。在致富带头人的带领下,群众纷纷开始养鸡、养猪、养羊和养牛。在市、县、乡帮联单位的帮助下,枣洼村村民丑文涛已建成标准化养鸡场一处,鸡存栏达到5000只以上,年纯收入10万元。目前,全村发展养殖业13户。二是发展种植大户,协助枣洼村村民王斌发展果树栽植10亩,年收入6万元,雷银升苹果树栽植5亩,正处于生长阶段。目前,全村发展种植业150户。

四、办实事有成效。全力破解发展难题,筹资3万元,集中开展劳动技能培训5次,培训农民1000人(次);为14名0-3岁婴幼儿赠送了营养包、17名留守儿童赠送了学习用品;对6名孤寡老人定期进行慰问;排查调处各类矛盾30起;协调落实精准扶贫贷款300万元、双联惠农贷款30万元;抗旱防汛关键时期,联户干部深入一线开展防灾救灾,扶持资金2000元,搭建帐篷5顶,维修道路1处,帮助群众共渡难关。

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帮扶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枣洼村实现了“三个一工程”,即:村有一个主导产业,每个联系户有一个致富门路,每个劳动力能够掌握一项致富技能。交通便利了,水电方便了,生活质量提高了,思想转变了,枣洼村正大步跨向小康!

终审:王娉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