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體版
  • 无障碍
  • 本站地图
  • 关怀版
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部门动态>详细内容

精准扶贫  培训先行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 王晓东 发布时间:2015-12-21 14:42:23 浏览次数: 【字体:

    为持续深化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加快推进“1236”脱贫攻坚进程,合水县紧扣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行动,以提高贫困劳动者素质和实现就业为目标,结合全县产业发展实际和贫困劳动力培训需求,改“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对贫困劳动力开展汇集经济林果、畜牧养殖、务工技能、设施农业等多项科技培训,满足群众个性化需求。增强扶贫对象“造血功能”,实现精准培训与精准扶贫有效对接,帮助贫困户“拔穷根”。

     一是细化目标任务。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县上下发了《关于全县2015年整体脱贫劳动力培训工作方案》,明确目标,分解任务,靠实责任;成立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分解细化工作任务,建立培训目标任务管理责任制;同时各乡镇、各责任单位也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制定了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工作计划,做到了乡镇有培训方案,村有培训计划,确保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工作顺利开展。

     二是认真调查摸底。为了全面了解掌握贫困户劳动力培训需求情况,切实做好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工作,增强精准扶贫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根据省人社厅、市人社局《关于做好2015年百片千村劳动力精准扶贫培训需求调查有关工作的紧急通知》等文件要求,及时开展了农村劳动力培训需求调查。各乡镇组织乡村干部、驻村工作队通过逐户逐人调查摸清劳动力目前就业状况、就业意愿、技能状况和培训需求情况,并逐人进行建档立卡,共完成6485户建档立卡工作,为全县深入开展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工作夯实了基础。

    三是优选培训师资。为了选好授课老师,县就业局从相关部门抽调具有专业资质老师进行授课,除聘请陇东学院教授授课外,从职中、林业局、农牧局、蔬菜办等单位抽调专业技术人员,开展技能培训和指导服务,县上还针对22个贫困村确定的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项目、培训内容,从县属农口部门选派11名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负责联系22个贫困村的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工作。同时各乡镇也确定了本乡镇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培训教师,确保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有充足的培训师资力量。

    四是强化工作指导。县就业局指导12个涉及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乡镇、34个贫困村广泛深入开展培训需求摸底调查,按照群众培训需求,将培训任务与培训项目、培训内容、培训对象紧密对接,确保34个贫困村每个贫困劳动力掌握1-2项实用技能,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全覆盖。同时县农业、畜牧、林果等农口部门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各乡镇、贫困村,结合各乡镇、村产业发展实际,按照一业一训,一技一训,小班额、多班次的培训要求,对贫困农户进行总时间不少于3天、18课时的培训,指导各乡镇进一步修定完善乡镇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方案、贫困村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工作计划,合理安排培训班次,科学设置培训内容、严格培训流程,确保培训取得实效。

    五是加大支持力度。县上为12个乡镇配套了相应的劳动力技能培训经费,主要用于聘请授课教师、组织学员观摩学习、购置书本教材、住宿、实训和生活费的补助等方面。同时县直各部门也加大资金支持力度,积极整合“双联”贷款、妇女小额担保贷款、精准扶贫贷款等资金,将劳务品牌培训、“雨露计划”、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项目向贫困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倾斜,做到培训资金紧紧围绕和积极跟进扶贫产业开发项目、劳动力技能培训。

    六是优化培训方式。采取理论知识培训、实际操作训练、组织学员研讨和实地观摩等多种形式进行培训,重点开展创业培训及种植养殖业、实用技术培训。围绕生产周期和农时季节,采取集中办班、现场指导、技术服务相结合等多种方式进行培训,农闲时节,集中力量,把培训地点就近设在乡镇和有条件的村社,使务工、务农和技能培训两不误。开展以“订单式”、“定向式”、“企校联办式”为主的就业技能培训,结合市场需求重点开展电子操作、建筑安装、计算机操作、保安、家政服务、务工常识、权益维护等培训。同时,我县采取聘请创业指导专家开办创业讲座、帮助创业者筛选项目、提供小额担保贷款、指导签订劳动合同等方式开展创业培训,通过配合创办电子商务创业园扶持有创业愿望和创业条件的劳动者创办各种经济实体,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截止11月底,合水县组织开展各类培训10930人,其中农民工培训7720人,就业技能培训1570人,劳务品牌培训700人,农村创业和技能带头人省级示范性培训600人,岗位技能提升培训170人,创业培训270人。完成劳动力职业技能鉴定2251人。

    七是促进劳务输转。把就地就近输转、季节性输转、能人带动输转、有组织输转作为工作的主要形式,以政府驻外办事处、劳务办驻外管理机构、劳务经纪人为依托,不断扩大劳务输转规模和渠道。围绕已注册成功的“秦直电子工”“乐蟠建工”“蟠蛟巧绣工”三个劳务品牌,重点进行扶持、培育、壮大和保护,提高其产业化程度,加大品牌宣传推广力度,打造精品。充分发挥劳务品牌的带动效应,努力提高品牌劳务收入。同时,围绕我县石油、煤炭、交通等重大项目建设和苹果、蔬菜、草畜、林业等产业开发,通过政府搭桥、企地合作等方式就地就近输转1.967万人,创收3.78亿元。截止11月底,全县累计劳务输转4.135万人,占全年任务103.4%,其中:组织输转2.24万人,自谋输转1.877万人,境外就业0.018万人;劳务收入7.94亿元。

 

 

终审:王娉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