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水:瓜菜产业托起乡村振兴致富梦
合水县按照“设施瓜菜增效、高原夏菜稳量、特色瓜菜扩规”的思路,打造五大特色产业区,形成多品质布局、各类型齐抓、特色优质的瓜菜种植发展布局,既丰富了老百姓的“菜篮子”,又鼓足了种植户的“钱袋子”,也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近日,固城镇董家寺村蔬菜大棚基地的西红柿迎来了收获季。红彤彤的西红柿挂满藤蔓,工人们正忙着采摘、分拣、装箱。这些工人都是董家寺村的村民,他们将自家的土地流转给了村集体,随后在蔬菜基地务工,既赚了土地租金,又有了稳定的务工收入。
董家寺村地处固城镇西部,距县城6公里,交通便利、土壤肥沃且水资源丰富。董家寺村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将瓜菜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来抓。村党支部采取党建引领、支部带头、群众参与的模式,突出特色产业优势,不断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固城镇董家寺村党支部书记杨永亮说:“我们累计流转土地820亩,搭建蔬菜大棚1020座,带动周边群众发展瓜菜产业,吸纳80余名群众就近务工,增加收入140余万元。群众自行种植蔬菜500余亩,亩均收入6500余元,超过了传统农业收入的两倍。”
乡村要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今年以来,西华池镇把培育多元化的食用菌产业作为发展“三元双向”循环农业的关键,初步建成了全县首个百万棒级食用菌生产基地,引进多家企业发展平菇、榆黄蘑、香菇、木耳等食用菌产业,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带动当地群众实现增收。
西华池镇食用菌生产基地负责人贾俊杰告诉记者,他承包了10座大棚种植平菇,年产40万斤,以每斤5元钱的价格销往县城周边。
产业发展有势头,农民致富有奔头。合水县按照“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工作思路,聚焦“强点、扩面、增效”三个关键,充分依托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以农民增收为突破口,优化产业布局结构,探索产业发展的新路子,全力推动瓜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全县种植各类瓜菜9.7万亩,其中:设施瓜菜1.8万亩,高原夏菜5.2万亩,黄花菜1.8万亩,瓜类0.9万亩。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