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體版
  • 无障碍
  • 本站地图
  • 关怀版
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部门动态>详细内容

合水:党建引领 跑出村集体经济发展“加速度”

来源:合水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 发布时间:2023-09-07 09:50:12 浏览次数: 【字体: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带动农民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合水县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强基固本,立足实际,因村施策,着力激发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动力,拓宽村集体和群众增收渠道,为推进乡村振兴夯实基础。

image.png

走进位于蒿咀铺乡的凯暄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一派热闹非凡的景象,伴随着机械的轰鸣声,这里的菌棒加工按下了生产快车键,工人们都在忙着翻料、装袋、灭菌、接种、转运,各个工作岗位井然有序。菌棒生产线上的工人薛富军告诉记者,在这里工作让他的日子越过越好了,“一到用工的时候我就来了,这里离家近,还有工资拿,每天170元的工资让我觉得很满意。”

凯暄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8年,以种植平菇为主。近几年,通过国家产业扶持政策的落实和村两委干部的倾力支持,合作社目前已经有了相对成熟的生产技术和稳定的销售渠道,效益十分可观。

image.png

近年来,蒿咀铺村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市场运作、合作共赢”的原则,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坚持农民是乡村振兴的建设主体、受益主体和治理主体,电商服务站通过销售农副产品,建立加工车间,形成种植、收购、生产和销售一体化产业链条,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建成了庆阳市规模最大的易地搬迁安置小区,配套建设了小区管理服务中心,立足产业发展,打造电商平台,建成乡村就业车间和集中养殖小区,有效激发村集体经济自身“造血”功能,切实增强了自我保障和服务群众的能力。

image.png

今年3月份,板桥镇刘家庄村党支部带头建办占地10亩的土鸡养殖基地1处,配套建成围栏、棚、舍520平方米、防疫室10平方米,安装监控设备1套,首批投放鸡苗3000只,生长周期内全程采用传统饲养方式,以玉米,林下虫类、草类饲养。养殖基地地形宽阔,活动范围较大,散养土鸡运动量大,抗病能力强,产出肉质细腻、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营养丰富。为了破解散养土鸡成本较高难题,村党支部还盘活闲置土地资源,种植玉米套种柴胡25亩,进一步降低养殖成本。

image.png

刘家庄村党支部书记强小娟告诉记者, 养殖场肉鸡养殖实行一年三茬,每茬养殖规模在1000只,蛋鸡常年保持在500只左右,今年的净利润在9万元左右。接下来,刘家庄村将根据市场需求,逐步扩大养殖规模,培育生态绿色农产品品牌,探索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不断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让林下经济红利惠及更多的党员群众,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之路。

image.png

兴产业夯根基,建好乡村振兴“桥头堡”。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促进农民共同富裕、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改善农村公共服务、加强基层治理、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今年以来,合水县以落实“三抓三促”行动为抓手,全力打造特色党建品牌,推动基层党建“五大融合”行动提质增效。 2023年第二季度,全县村均收入9.02万元,其中:2万元(含2万)到5万元的村29个、占比36%;5万元(含5万)到10万元的村16个、占比21%,10到30万元的35个,占比43%,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终审:李苗苗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