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一步做好农村产业发展资金合作社试点工作
一、强化培训是“前提”。提高资金专业合作社人员素质是增强资金专业合作社合作能力的重要保证。一是抓好资金专业合作社管理人员的培训,帮助管理人员熟悉业务,提高服务水平和业务能力。二是加强资金专业合作社的管理指导和引导,帮助提高财务分析和处理能力,提高报表质量,准确反映互助社财务运行状况。三是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使农民加深合作认识,激发合作意愿,提高合作能力,利用资金专业合作社把农民真正组织起来、合作起来,真正实现资金专业合作社成立的初衷。
二、加大扶持是“后盾”。资金专业合作社的主要特征决定了仅仅依靠收益难以保证正常运行。目前,资金专业合作社资金来源有限,渠道狭窄,影响了资金规模的扩大,使得在资金集中发放时不能满足全部借款成员发展生产的资金需求。建议要加大自己专业合作社财政资金扶持力度,尝试将政策扶贫资金集中投入到资金专业合作社,当资金专业合作社组织达到一定积累,走上良性的发展轨道,政府可以抽出资金,再用于扶持其它资金专业合作社发展,从而实现政府扶贫资金的滚动发展、持续使用、长期发挥作用。
三、健全体系是“根本”。要紧密结合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通过创建良好的信用环境,为资金专业合作社正常运作提供环境保证。可以考虑,把信用乡镇、信用村组、信用农户的评价和及专业合作社的借款条件结合起来,建立比较完善的农户信用档案,定期对农户开展信用评价。让诚实守信的农户真正享受到借款利率、借款额度的实惠,在农村最终形成“信用光荣”和“争当信用农户”的社会风气,既可以有效的推进农村信用体系的深入发展,还可以有效降低资金专业合作社的借款风险。
四、创新模式是“动力”。资金专业合作社要得以持续有效发展,必须与农村发展形势紧密结合,并通过不断创新,才能赋予资金专业合作社更强的“生命力”。村要依托村资金专业合作社,结合本村实际情况,提高入社社员覆盖率。既有效解决了入社社员少的问题,又有利于资金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同时,可以鼓励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企业将资金注入自己专业合作社,在扣除正常运行成本外,适当分红分利。也可以支持村将村集体积累和土地流转押金投入资金专业合作社的做法,放大自己专业合作社资金规模。对于农户入社交纳的股金,可适当给予返息,以调动群众入社积极性。针对资金专业合作社专业财务人员缺乏的现状,还可探索财务由金融机构代管,适当支付一定费用,规范资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
五、规范运作是“保障”。资金专业合作社业务开展必须参照县政府下发的《农村产业发展资金专业合作社监督管理办法(试行)》,对已有章程、制度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定期召开社员代表大员,充分发挥理事会、监事会的作用,健全工作机构,强化内部监管,规范票据和业务操作流程,及时充实资本金,增强防范和控制风险的实力。随着扶贫力度的不断加大,资金专业合作社及资金规模将同步壮大,建议对成立后的资金专业合作社的管理和监管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同时,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固化社员,控制规模,对投放的担保方式由目前的信用担保逐步向抵押、质押、社员联保方式转变。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