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體版
  • 无障碍
  • 本站地图
  • 关怀版
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部门动态>详细内容

立足细精严实 群策群力谋发展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09-15 09:17:59 浏览次数: 【字体:
    王昌寺村地处合固公路沿线,属贫困村,全村辖5个村民小组,454户2070人,总土地面积4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500亩,人均耕地面积2.2亩。现有贫困户141户620人,贫困发生率29.95﹪,2015年计划整村脱贫,脱贫106户472人。王昌寺村驻村帮扶工作队由4个帮联单位的7名帮联干部组成,队长由甘肃省蓝科石化高新装备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工会主席、党群部部长朱万茂担任,副队长由合水县委政法委副书记段建涛、合水县委农村部副部长唐向锋担任,队员分别是固城乡党委委员、武装部长封建辉,王昌寺村第一书记王大勇,固城乡人社所事务员高晓蕊,王昌寺村主任助理徐凯。
    工作队自驻村以来,立足于细、精、严、实,全面落实省、市、县各项决策部署,着力将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解决在一线,深受广大群众好评。
 
     一是走访调查细。按照精准扶贫要求,驻村干部从细从实对贫困户劳动力状况、收入来源、生活居住条件等方面进行了走访调查,完成了2014年度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和大数据平台信息采集工作,做到了底子清、情况明。同时,根据贫困村(户)的发展现状和产业实际,确定了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培育、实用技术培训、危旧房改造等项目需求12项。对村级扶贫开发奔小康规划、联村单位五年帮扶规划进行了修订完善,制定了联系户脱贫致富计划、脱贫措施106个,为村组经济发展、贫困户脱贫致富提供了风向标。
 
    二是帮扶措施精。驻村干部充分整合各自行业优势和资源,用足用好各项扶贫政策,将扶贫资金集中用于重点扶贫项目和贫困户、贫困人口;主动参与到村到户到人资金项目的衔接立项、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深入宣传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教育引导贫困村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树立发展信心,增强“造血”功能。积极协调引导双联单位和干部围绕年度重点任务开展帮扶工作,衔接村级活动场所建设资金40万元;免费投放地膜12吨,完成全膜覆盖种植2000亩,新建废旧农膜回收点1个;引导群众繁育油松、国槐、白蜡等各类绿化景观苗木300亩;协调县扶贫办项目支持,免费为贫困户发放绒山羊45只;大力培育苹果产业,建成标准化果园200亩,新建果窖15座。
 
    三是制度落实严。帮扶工作队严格落实“六项”制度和《关于全县贫困村帮扶工作队管理考核的实施办法》,按照驻村时间不少于160天的标准,制定了驻村工作计划、年度休假计划,确保了工作队每天有人驻村值守。设立了集中办公地点,落实了干部请销假、早晚签到、24小时值班等制度。详细记录了驻村工作日志、驻村时间和工作情况等台账。驻村干部都能严格遵守相关纪律规定和双联行动“三个防止、八个不准”的要求驻村开展工作,无违纪违规现象发生。
 
    四是工作作风实。帮扶工作队把驻村工作作为转变干部作风的大熔炉和教练场,大力弘扬南梁精神,认真践行三严三实,真正让干部俯下身子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升服务水平。帮扶工作队先后向有关部门反映社情民意6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6起,进户宣传政策56场(次),为5名贫困大学生争取助学金1万元,帮助孤寡老人、残疾人解决实际困难18件、代办惠农事项26件、申报争取贷款20万元,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转变了干部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树立了为民务实的良好形象。立足细 精 严 实   群策群力谋发展
 
    王昌寺村地处合固公路沿线,属贫困村,全村辖5个村民小组,454户2070人,总土地面积4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500亩,人均耕地面积2.2亩。现有贫困户141户620人,贫困发生率29.95﹪,2015年计划整村脱贫,脱贫106户472人。王昌寺村驻村帮扶工作队由4个帮联单位的7名帮联干部组成,队长由甘肃省蓝科石化高新装备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工会主席、党群部部长朱万茂担任,副队长由合水县委政法委副书记段建涛、合水县委农村部副部长唐向锋担任,队员分别是固城乡党委委员、武装部长封建辉,王昌寺村第一书记王大勇,固城乡人社所事务员高晓蕊,王昌寺村主任助理徐凯。
 
    工作队自驻村以来,立足于细、精、严、实,全面落实省、市、县各项决策部署,着力将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解决在一线,深受广大群众好评。
 
    一是走访调查细。按照精准扶贫要求,驻村干部从细从实对贫困户劳动力状况、收入来源、生活居住条件等方面进行了走访调查,完成了2014年度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和大数据平台信息采集工作,做到了底子清、情况明。同时,根据贫困村(户)的发展现状和产业实际,确定了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培育、实用技术培训、危旧房改造等项目需求12项。对村级扶贫开发奔小康规划、联村单位五年帮扶规划进行了修订完善,制定了联系户脱贫致富计划、脱贫措施106个,为村组经济发展、贫困户脱贫致富提供了风向标。
 
    二是帮扶措施精。驻村干部充分整合各自行业优势和资源,用足用好各项扶贫政策,将扶贫资金集中用于重点扶贫项目和贫困户、贫困人口;主动参与到村到户到人资金项目的衔接立项、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深入宣传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教育引导贫困村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树立发展信心,增强“造血”功能。积极协调引导双联单位和干部围绕年度重点任务开展帮扶工作,衔接村级活动场所建设资金40万元;免费投放地膜12吨,完成全膜覆盖种植2000亩,新建废旧农膜回收点1个;引导群众繁育油松、国槐、白蜡等各类绿化景观苗木300亩;协调县扶贫办项目支持,免费为贫困户发放绒山羊45只;大力培育苹果产业,建成标准化果园200亩,新建果窖15座。
 
    三是制度落实严。帮扶工作队严格落实“六项”制度和《关于全县贫困村帮扶工作队管理考核的实施办法》,按照驻村时间不少于160天的标准,制定了驻村工作计划、年度休假计划,确保了工作队每天有人驻村值守。设立了集中办公地点,落实了干部请销假、早晚签到、24小时值班等制度。详细记录了驻村工作日志、驻村时间和工作情况等台账。驻村干部都能严格遵守相关纪律规定和双联行动“三个防止、八个不准”的要求驻村开展工作,无违纪违规现象发生。
 
    四是工作作风实。帮扶工作队把驻村工作作为转变干部作风的大熔炉和教练场,大力弘扬南梁精神,认真践行三严三实,真正让干部俯下身子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升服务水平。帮扶工作队先后向有关部门反映社情民意6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6起,进户宣传政策56场(次),为5名贫困大学生争取助学金1万元,帮助孤寡老人、残疾人解决实际困难18件、代办惠农事项26件、申报争取贷款20万元,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转变了干部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树立了为民务实的良好形象。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