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水县“四举措”打造双联样板村
培育典型,树立样板是推进工作落实的有效方法。合水县紧扣“重在联、贵在为、深在制”的要领,统筹推进双联行动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联动,改善基础设施、培育主导产业、优化资源配置,集中力量开展双联样板村创建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靠实责任,加强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双联样板村创建工作,将创建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召开专题工作会议讨论研究贯彻意见,制定下发了《全县双联行动样板村创建工作方案》,在全县筛选确定西华池镇严沟圈村,老城镇庙庄村、赵塬村等13个样板村,明确了创建工作计划、创建标准、保障措施和工作要求。县委双联办充分发挥牵头抓总、督促指导作用,对创建工作召开专题会议安排,有力推动了工作扎实有序开展。各乡镇及时召开党委会、班子会,认真研究,严格按照全县双联行动样板村创建总体部署,讨论制定了村级《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由乡(镇)主要领导负责、分管领导主抓、专职人员负责工作落实的样板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重点任务、推进措施和完成时限,及时对创建工作作出具体安排和全面部署,确保了工作顺利开展。
二是协调项目,改善基础设施。坚持从样板村最急迫的水、电、路、田、房等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入手,着力解决影响群众生活生产最直接、最迫切的问题,聚合各帮扶单位优势资源,积极争取项目支撑,不断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共新打机井2眼、小电井16眼、水窖134口,新建提灌站1处,压埋延伸自来水管线45.5公里;新建35千伏输电站1处,改造10千伏及以下农网47.5千米,安装更新配变8台,户表改造190户;新修通村水泥道路8条22.5公里、砂石路14条49.6公里,新建漫水桥2座;整修梯田1000亩;实施危房危窑改造240户。
三是培育产业,促进增收致富。充分发挥各样板村的优势,因村施策,因户施法,因地制宜,强化政策、项目、技术、资金扶持,引导群众在比较中发展,在发展中定位。共新栽果树2180亩;新建早春钢架大棚111座,种植各类瓜菜450亩;新增规模养殖户212户;栽植核桃树1500亩,发展林木种苗育苗12000亩;种植全膜双垄沟播玉米5000亩,示范推广地膜马铃薯300亩;拓展水稻种植基地1000亩。举办各类产业技术培训班43期,培训群众5000余人(次)。产业发展突破了原先“小打小闹、单打独斗”的局面,呈现出区域化发展、标准化生产、科学化管理的良好态势,群众增收步伐进一步加快。
四是为民服务,兴办实事好事。加大惠农强农政策落实,抢抓国家省市政策、项目支持机遇,以村级阵地、卫生室、文化室、商贸服务社、互助老人幸福院、村级便民金融服务点(扶贫互助资金协会)、学校危房改造、幼儿园建设为重点,加大工作力度,努力推进农村社会公益事业全面发展。新建标准化村部2处、卫生室2处、文化室2处、商贸服务社3处、互助老人幸福院2处、老年活动中心1处、村级便民金融服务点(或扶贫互助协会)2处、村级便民服务中心2处、村民议事大厅2处、文体广场3处、幼儿园1处、公墓区1处;维修改造村部2处;农村五保、低保、新农合等社会保障制度有效落实,贫困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突出困难和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