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水:就业帮扶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近年来,合水县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帮扶车间就业等方式,吸纳当地群众就近务工,切实解决困难群众就业难题,有效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位于合水县蒿咀铺乡的盛春农业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8年,主要种植黄花菜、花椒、核桃等农特产品。近年来,在国投集团和中国扶贫基金会的帮扶下,建成了扶贫车间和生产车间,现有2条集清洗、烘干、分拣、包装为一体的现代化生产线,通过收购加工当地黄花菜、黑木耳、羊肚菌等农特产品实现收益,同时还带动了部分群众在扶贫车间务工,解决了他们的务工难题。
村民杨静就是务工人员之一。她家仅有4亩土地,每年的种植收入不足万元。自2021年她来到盛春农业专业合作社务工后,每个月2000元的固定收入,让自己的家庭生活条件改善不少。
合作社理事长贾兆杰告诉记者,合作社现有固定务工人员10人。以后,将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带动更多当地群众就近务工,实现增收。
就业帮扶车间是促进农民可持续增收的有效举措。为进一步解决困难群众就近就业难题,合水县还以开发乡镇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就业的方式,确保群众实现稳定就业和持续增收。店子乡吕家岘子村村民赵广宁因患病无法外出务工,家里没有了收入来源,乡政府在了解到他家情况后,聘任他担任护林员工作,一年8000余元的稳定收入,让他感到十分满意。
今年以来,合水县继续把稳岗就业作为保民生兜底线的重中之重,以增加群众收入为核心,通过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建立就业帮扶车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等方式,鼓励支持不能离家外出的困难群众就近就地输转就业,全力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目前,全县建成就业帮扶车间和就业工厂13个,吸纳带动就业356人,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1870个。
终审:王娉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