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體版
  • 无障碍
  • 本站地图
  • 关怀版
您的位置: 首页 >政务动态>部门动态>详细内容

立足实际联村联户 着眼长远为民富民---双联行动老城镇庙庄样板村创建工作纪实

来源:双联办 作者: 发布时间:2015-08-28 09:18:44 浏览次数: 【字体:
        合水县老城镇庙庄村属省级贫困村,也是今年争创全县双联“样板村”和整体脱贫村之一。全村有4个村民小组,219户908人。有贫困户113户430人。耕地面积2069.5亩。县工信局帮联该村,14名科级干部和19名一般干部联系113户贫困户。当地群众收入以粮食、果园、养殖和劳务为主。2014年底,人均纯收入3506元,小康实现程度53.86%。
        今年以来,庙庄村按照市、县和镇党委的要求,立足实际,精心谋划,找准症结,长远谋划。与联村单位县工信局干部职工齐心协力,扎实工作,针对群众脱贫“五难”(增收难、饮水难、出行难、住房难、耕作难)问题,将找准扶贫对象和路子作为双联行动和新一轮脱贫攻坚的主抓手,认真实施精准扶贫工作,人均收入有了大幅增加。主要做法是:
        一、县乡同抓,携手相扶助农脱贫。从创建工作开始,村班子成员就多次和联村单位衔接,联村单位发挥干部专业功底、学历高、见识多的特长,选派得力人员进村入户,摸村情,识户情,根据当地实际,共同制定出了村庄发展的近期、中长期规划,为每位贫困户量身定制了年度脱贫计划和干部帮联计划。探索出“帮联单位定规划,联户干部抓落实,镇村主导谋发展”的工作思路。不断凝聚县联村单位、和乡镇的力量,以创建样板村和整村脱贫为契机,向上争取项目,鼓励群众发展高、特、优产业,通过规划引领、干部指导、培训引导、贷款支持,使贫困群众有计划的走上脱贫之路。
        二、转变作风,深入基层为民解忧。在创建中,全体双联干部不折不扣的落实双联驻村的各项规定,在实施轮流驻村的基础上,在县乡的支持下,整合了各类帮扶力量,将大学生村官、村挂职第一书记充实到驻村帮扶工作队中,在驻村工作队长的带领下,不断深入村庄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矛盾纠纷;镇政府也在该村推行“一线”工作法,包村领导带领包村干部每周二、四定期到村服务,将乡镇工作重心前移到村,使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的服务。半年来,在一线帮助群众代办业务各类惠农业务146件,化解矛盾纠纷33件,开展政策宣讲活动16场次,征集合理化建议4条。
        三、精准聚焦,发展产业促农增收。按照精准扶贫的要求,该村全体村组干部对全体贫困户进行了先后三次的摸底,对选定的双联户进行了公示,详细审核和评议了项目需求清单,确保了贫困户选择准确,农户需求项目清楚,并根据项目需求清单,为36户有养殖意愿扶贫对象多方争取,投放小尾寒羊165只。根据全村发展现状和养殖果树栽植产业需要,投入人力和资金新修梯田200亩,发动群众新栽果树200亩、种植牧草300亩、栽植核桃树200亩,使全村的产业不断壮大。按照双联行动“143”要求,邀请县农牧、果业等专业技术部门的技术人员在村部举办养殖、果树技能培训班2次,培训贫困户42户,使这些贫困户每户都至少有一人掌握了一项以上致富技能。
        四、实施项目,固本强基帮民解困。借助全县整体脱贫资金向贫困村倾斜的大好时机,该村积极谋划项目,共规划村部建设、群众休闲广场、新农村居民点,道路维修等项目14个,预算投资2028万元,并积极向上争取支持,现已完成投资1885万元。建成砖混结构村部一处650平方米,农民文体广场2000平方米,完成30户集中居民点一处、危房危窑改造40户,硬化村组道路4条19.5公里,电网改造工程、村幼儿园和卫生所建设、水上塬工程全部竣工已投入使用,全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