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水县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工作成果丰硕
合水县位于甘肃省最东部,地处子午岭腹地,是著名的黄河象故里、古石刻之乡,陕甘宁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县辖7乡5镇,5个城市社区,80个村民委员会,49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7.5万人。在解放战争中,合水县境内发生了大小一百余次战斗,共牺牲革命志士2000多人。为了安葬烈士遗骸,1955年,县委、县政府修建了合水县烈士陵园、老城烈士陵园、太白烈士陵园、店子烈士陵园四所烈士陵园,其中建设规模较大的是合水县烈士陵园和老城烈士陵园。
近年来,我县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共迁修保护零散烈士墓476座,对四所烈士陵园进行了维修扩建,每年的清明、“八·一”等节日期间,就近在烈士陵园内组织社会各界人士参加大型公祭活动,在全县掀起了敬烈士、学习烈士精神的良好氛围。
一、分类施策,完成零散烈士墓保护
采取进村入户与信函两种方式进行详细摸底调查,全面掌握了全县所有零散烈士墓现状,采取原地树碑和搬迁到烈士陵园集中立碑两种方式进行保护。对家属不愿搬迁的370穴零散烈士墓,投资185万元统一制作了墓碑进行原地保护,并向家属发放了资金补贴,签订了烈士墓保护协议。投资89.4万元搬迁零散烈士墓106穴集中保护,每座墓碑后栽植柏树1棵,按统一规格制作了墓碑及碑座,混凝土硬化了吊唁场地。
二、加大投入,全面整修县烈士陵园
合水县烈士陵园始建于1955年,原址在县城西华街中心什字西北角,1973年迁到西华池镇唐沟圈村民小组。陵园现占地17亩,建有骨灰厅1座、仿古单顶六角亭2座、四角亭1座、曲径文化回廊45米,绿化园地6080平方米,埋葬烈士遗骸165穴。2011年至今,县上在县烈士陵园投资152万元,用汉白玉对纪念碑碑体进行挂贴,重新雕刻了四面浮雕,砌筑汉白玉围栏56米,砌建砖墙129米,大理石硬化道路1200平方米,绿化美化园地320平方米,对陵园内3座仿古凉厅和文化回廊重新刷漆,加固排洪渠18米,并重新为骨灰厅吊顶,修缮了水毁设施。在陵园四周安装太阳能路灯13盏,设景观石、门牌石各一块。
三、总体规划,分步扩建老城烈士陵园
老城烈士陵园始建于1955年,原址在老城镇城区内,1979年迁到老城镇葫芦把山,占地面积350亩,安葬革命烈士遗骸153穴。从2004年开始,我县便采取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办法,对老城烈士陵园进行扩建改造。10年来,先后投资200多万元,建成烈士纪念碑一座,集中树立散葬烈士墓碑106座,修筑上山公路2公里,平台一处,平台到墓区铺砌石条台阶265个,缓歇台4个,修建仿古城墙300米,仿古凉亭2座(两层六角厅1座,单层六角厅1座),老城战斗纪实石碑1座,牌楼式大门1座,硬化老城镇街道至陵园道路370米,加固陵园护坡38米,砖砌陵园上山路旁护坡33.3米,安装路灯7盏,修筑排水渠2条,栽植油松1.5万株,并对纪念碑四周进行了绿化美化。
通过多年来的建设,我县的烈士陵园已成为了重要的烈士纪念活动基地、党风廉政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每年清明、“八·一”等节日期间,我县均组织干部、群众,特别是党员干部在县上的四所烈士陵园内开展纪念活动,学习革命烈士的崇高思想品质和道德风范,年均参加人数12000多人(次),年接待外地瞻仰人员1000余人(次)。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