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产业成为合水农民致富“金钥匙”
今年,合水县蔬菜产业开发按照“调整结构扩规模、依靠科技提质量、立足优势创品牌、延伸链条增效益”的工作思路,以“川区粮农变菜农”为总要求,大力实施产业富民战略,使蔬菜特色经济成为农民致富的“金钥匙”,蔬菜产业成为全县重要支柱产业。
目前, 全县共种植各类蔬菜9.5万亩,其中:设施蔬菜18830亩,日光温室610亩(育苗温室10亩);塑料大棚8840亩(水泥骨架2320亩、钢架大棚3520亩、竹竿大棚3000亩);塑料小拱棚9380亩。
建成2个千亩设施蔬菜生产示范点(马莲河扶贫片区、吉岘丑家川和九顷湾村);2个五百亩设施蔬菜生产示范点(固城乡董家寺村、板桥镇瑶子头村);2个幼果园套种高原夏菜(马铃薯)千亩示范点(肖咀塬和太莪塬)。
依托项目支撑,引进名优西甜瓜、黄瓜、辣椒等瓜菜新品种8大类48个,在老城镇牧家沟安排品比和农药药效试验。设施蔬菜生产区推广穴盘基质育苗、蔬菜病虫害农业、生物、物理防治等综合集成新技术10项。
培育瓜菜育苗230万株,其中农户阳畦育苗70万株、集约化育苗160万株,重点用于新建区域早春茬生产,较往年相比长势良好,白黄瓜已经上市,甜瓜6月上旬成熟上市销售。
共成立瓜菜专业合作社14个,发展社员1270户,主要分布在“三川三塬”涉菜重点乡村。
累计认证瓜菜绿色产品A级认证6个(板桥白黄瓜、西瓜、甜瓜、白菜、马铃薯、甜椒);地标产品1个(板桥白黄瓜);认定无公害产地2处面积2.4万亩(县川、固城川),注册“神陇园”牌瓜菜系列商标1个;完成地方标准修订3个(西瓜、甜瓜、板桥白黄瓜)。板桥白黄瓜、水萝卜先后在甘肃省农产品交易会上荣获金奖。
设施蔬菜和高原夏菜共涉及10个乡镇29个行政村。设施蔬菜种植大户共62户(种植5-10棚45户;10-20棚12户;20棚及以上5户),年瓜菜种植纯收入在5万元左右的有23户;5-10万元的有25户;10万元以上的有14户。
结合蔬菜生产季节和茬口安排,根据菜农所需和新推广技术要求,邀请省、市科研院校和县区知名专家教授来合水县举办科技“三新”成果推广应用、设施蔬菜病虫害防治和集约化育苗等各类培训班35期,培训农民及技术骨干3800人(次),有效解决了部分农民“不愿种、种不好、效益低”的问题。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