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水这五年】破解交通瓶颈 助推产业发展
2012年以来,我县积极实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紧紧围绕六盘山片区脱贫攻坚交通大会战和精准扶贫工作的总体部署,按照“国道通高速、县道上等级、乡道抓提升、村道保通畅”的工作思路,全方位推进交通建设工程,把交通建设项目逐步向贫困山区延伸,努力破解贫困村的交通“瓶颈”制约,争取让群众早日脱贫致富。
走进太莪乡邢坪村,这里地处偏僻,信息闭塞,村里主要的经济来源是种植玉米,原先从山上到山下只有一条小路,村里运送庄稼全靠肩挑背扛,很不方便,住在村里几十年的村民赵凤玉就深有体会。
据村民赵凤玉回忆和队长文会告诉记者,前些年,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严重制约着当地的经济发展,村里的年轻人离开到外面打工,村里的就剩下一些老人和小孩。
自2012年开始,我县大力实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方位实施交通建设工程, 2015年,总投资四十万元近 4公里的过庄砂石路终于打通了。路通了,村民的生活也有了希望,一年地里收成的庄稼不仅可以卖出去,还可以卖个好价钱。
道路通了,交通便利了,村民的生活条件也在逐渐改变,长期在外务工的村民也纷纷回到老家创业,村里有重新热闹起来了。
邢坪村只是我县破解交通瓶颈,助推产业发展的一个典型,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自2012年以来,我县大力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在公路规划布局上,以为民谋利和联通路网为落脚点,把农村公路建设与脱贫攻坚相结合,优先建设贫困程度较深区域的“扶贫路”;把农村公路建设与切实解决农民群众出行和运输难题相结合,优先建设群众迫切需要的“运输路”;把农村公路建设与特色产业开发相结合,优先建设通往特色产业基地的“产业路”;把农村公路建设与省、市和毗邻乡镇路网规划相结合,优先建设与主干道相联通,能够发挥路网整体功能的“联网路”。在线形设计上,聘请有技术、有资质的专业设计单位进行设计,为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出行提供便捷、快速、经济、可靠的运输通道。通过五年的不断努力,截至目前,全县共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96项,其中通村油(水泥)路91条743.73公里,砂石路3条30公里,新建段家川大桥和太乐沟桥2座216.5米,完成投资5.65亿元(其中国投2.45亿元,自筹3.2亿元)。油路通乡率、村组通砂石路率达到100%,村通水泥(油)路率达到100%。
同时,积极争取并配合搞好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和国省道改造项目的实施,完成了雷西高速公路79.1公里,国道309线恢复工程60公里,雷西高速合水二级连接线17.3公里,西合二级公路合水段30公里。一条条通往小康的大道不断延伸。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