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第二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 市第45项(合水县第19项) 整改任务完成情况公示
根据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销号要求,现对已完成整改的问题情况进行公示。
问题编号:市级方案第45项(合水县第19项)
反馈问题:庆阳市各类油气输送管线长达849.3公里,风险隐患点多。开发过程中产生的含油污泥、废机油、废催化剂等各类危险废物数量多、转移频繁,运输道路多与河流伴行或互相穿越,道路崎岖、弯多坡陡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引发水环境污染事件。
整改目标:督促油田开发单位健全应急处置措施,加强危险废物产生、收集、贮存、转移、处置全过程监管,及时消除各类污染风险隐患,确保环境安全。
整改时限:立行立改,持续加强,长期坚持
责任单位:长庆油田第十二采油厂
整改情况:
一、基本情况
我县辖区内共涉及输油管道7条196.46公里,分别是合水县庄五转至庄一联输油管线12.3公里、合水县-宁县庄十转至庄一联输油管线24.8公里、合水县庄二联至庄一联输油管线16公里、合水县庄七转至庄二联输油管线16公里、合水县庄三联至庄一联输油管线22公里、合水县-宁县-西峰区庄一联至西二联输油管线84.4公里、合水县庄一转至庄一联输油管线21公里。
二、整改进展
(一)深入开展油田管道环境隐患排查专项行动。以环保专项行动为契机,联合开展油气管道环境隐患排查专项行动,督促各乡镇及油田生产单位开展跨河管道及敏感区管道环境隐患排查、巡查,重点对地表水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及其周边汇水区域和穿(跨)越河流管道、拉油车辆途经的沿河关键路段、临河场站等环境敏感点、跨河管道及敏感区管道环境隐患等进行专项排查整治,各油田单位细化了排查整治方案,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要求,设立“管道长”“河道长”,每条管道责任到人,并明确“河长”“管道长”职责,强化管道日常巡护管理,建立油、气、水管道巡护管理细则及巡护责任清单等长效机制,利用人排、“无人机”等手段对跨河管道及敏感区管道进行全覆盖、全方位排查,完善巡查、排查记录登记,并通过数字化技术,将管道监控接入物联网平台,对管道运行压力、排量进行监控,一旦发生异常,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置,确保管道运行安全。
(二)严格执行油田单位各项管理制度。按照“谁建设、谁负责”的原则,督促油田单位严格落实落实各项管理规定,切实将管道保护的组织领导、监督管理、宣传教育、协调服务等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督促油田单位制定了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实施细则,对危废的产生、收集,做到来路明、数量清、台账全,转运、处置、审批手续齐全、规范,运输过程全程押送,严格落实危险废物产生、收集、贮存、转移、处置全过程监管,确保危废全过程安全。
(三)加强油田单位应急处置能力建设。督促油田单位进一步修改和完善输油气管道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强化突发环境事故防范措施落实和应急预案备案工作,并组织开展了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演练活动,进一步完善应急体系,不断完善人防、物防、技防“三防”管理机制,切实提高环境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四)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将输油管道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贯穿于全年环保工作中。多渠道拓展执法广度,严厉打击油区环境违法行为,组织开展了油田开发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专项行动,结合全县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工作、资源开发领域突出环境问题排查整治行动、危险化学品领域“防风险除隐患保安全”百日攻坚专项整治行动、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和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违法犯罪联合专项行动、信访举报处理等渠道,及时发现油区各类环境问题。通过进一步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加强油区环境综合治理,确保输油气管道运行安全。
整改结论:整改完成。
以上整改情况向社会公示,如有异议,请以书面或电话形式,向合水县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反馈。邮寄的以邮戳为准,直接送达的以送达日期为准。
公示时间:2022年12月26日至2022年12月30日,共5个工作日。
受理部门:合水县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联系电话:0934-5524416
联系地址:合水县乐蟠西路
合水县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2年12月26日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