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體版
  • 无障碍
  • 本站地图
  • 关怀版
您的位置: 首页 >专题专栏>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详细内容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合水:牢记嘱托勇争先 迸发奋进谱新篇

来源:合水县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2-09-01 08:50:17 浏览次数: 【字体:

合水县地处陕甘宁三省交汇处,甘肃省最东端。党的十八大以来,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干部群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记嘱托,凝心聚力谋发展、创新苦干惠民生、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谱写了合水发展史上的崭新篇章。

合水县是革命老区,也曾是六盘山片区集中连片特困县,2013年有建档立卡贫困村34个,贫困户11942户4.96万人,贫困发生率32.4%。十年间,合水县认真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突出“六个精准”,严格“四类分类”,抓实“一户一策”,统筹省市县乡四级帮扶力量,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和中央定点帮扶,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合水县板桥镇刘庄村党支部副书记唐旭廷说:“脱贫攻坚有很大的帮助,一个是老百姓从窑洞搬出,住新房,再一个是以前走的是土路,现在走的全部是柏油路,同时大力发展养殖,养殖黄牛、猪、羊,群众经济收入还都比较好,比前几年的收入好多了。”

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征程中,合水县紧盯制约贫困群众脱贫的安全住房、安全饮水、道路用电等基础弱项,切实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2020年底,全县累计脱贫13604户55825人,34个贫困村全部退出,实现了整县脱贫摘帽,高质量打赢了脱贫攻坚战。

脱贫摘帽只是开始,乡村振兴之路任重道远。因此,合水县提出了“塬果川菜、种养结合、草畜平衡、农牧循环”的农业发展思路,产业基地不断壮大,村合作社实现全覆盖,现代农业“三大体系”初步建立,全面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坚持目标导向,为深入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全县深入聚焦特色产业兴旺,贯彻落实省、市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部署要求,大力实施“五个十万”工程,推动农业产业朝着产能稳固、产业升级、产品优质、产地生态方向发展,实现规模扩张、质量提升、产值增长、效益倍增。

合水县奶羊产业发展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徐小鹏说:“我们通过构建良种推广、奶源供应、饲草供应、羊乳加工、粪污利用、技术服务六大服务保障体系,目前,六大保障体系基本形成,我们将计划利用3年时间逐步完善,为全县奶山羊提供全面保障。”

道路通畅,则百业兴旺。合水县属黄土高原沟壑区,境内山川塬兼有,梁峁交错,道路通行不便是造成群众世代“上不了塬、过不了河、出不了山、致不了富”的关键性、制约性因素。为此合水县抢抓国家推进西部大开发、深入推进“一带一路”、精准脱贫、“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等政策机遇,把农村公路建设与脱贫攻坚致富、群众出行运输、特色产业开发、毗邻县区联网结合起来,优化农村公路路网结构。十年间,新修农村公路414.39公里,完成通村柏油(水泥)路743.73公里,建制村通硬化路率达到100%,全县建制村通客车率达到了100%,农村公路在广大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方面的基础保障作用日益显现。

十载风雨同舟路,今朝再谱新篇章。十年间,合水县生产总值从30.5亿元扩大到65亿元,十年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500元提高到11608元,城乡收入差距不断缩小。十年间,乡村基础不断完善,完成易地扶贫搬迁1626户,改造提升住房4150户,安全住房率100%;安全饮水实现全覆盖;先后完成了39个片区4395户的棚户区改造任务,城镇居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完成农网线路建设850千米,城乡电网供电可靠性、抗事故能力全面增强;奋力开创了新时代合水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进入新时期,合水县将按照全省“一核三带”的区域发展布局,紧扣省委、省政府对合水县赋予的“工业主导型、农业优先型”发展定位,紧紧围绕市委提出的“双轮驱动、三化并进、四建支撑”的总体思路和发展战略,努力把合水建设成为大型能源基地、绿色农业领地、生态康养净地、智慧应用高地、引资引智洼地、安居乐业福地。力争到“十四五”末生产总值突破1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