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3070211020000153000000/2025061100000022 | 发布机构: | |
生效日期: | 2025-05-12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所属主题: | 保障住房 |
合水县“十五五”住房保障规划工作 调研报告
一、现状分析
1、住房保障成果。合水县从2008年起开始建设保障性住房,至2015年累计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2063套,其中经济适用住房614套(最大面积116平方米),廉租房公租房1449套(40-60平方米)。目前经适房分配614套,廉租房分配1279套,出租170套。近年来,我县按照“应保尽保”的要求,制定出台了《合水县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加大住房保障工作力度,先后多次扩大了保障范围及住房租赁补贴保障范围,提高了货币补贴标准,将全县符合条件的保障对象全部纳入保障范围,采用实物保障+货币补贴的方式予以保障,精准开展住房保障工作。“十四五”累计发放住房租赁补贴585户,368.24万元;建立了常态化的公租房申请受理、轮候机制,严格执行续租、清退政策,公租房轮候配租850人(次);统筹建成配售配租型保障性住房轮候库。
2、未来五年人口情况。随着县域经济不断发展,教育、医疗设施的完善,人居环境提升,县城人口逐渐增长,年均人口增长率 0.85 %,预计县城新增常住人口800人。
3、当前住房需求情况。经调查摸排,预计需求保障户150户。
二、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人群住房条件尚需改善。随着经济发展,人居环境提升,城镇化率提高,基本缓解了广大居民住房需求,然而还有部分低收入家庭、新市民、外来务工等群体(享受住房租赁补贴),住房条件亟须改善。
(二)保障房房源仍显不足。目前保障性住房总量仍显不足,难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住房需求,特别是新市民、青年人以及进城务工人员的住房问题较为突出,住房保障覆盖范围有待扩大,部分低收入群体尚未被充分纳入保障体系;
(三)保障房管理机制还需优化。保障房配套设施不够完善,住房保障管理机制还需优化,在准入、退出、后续监管等环节存在提升空间。
三、目标任务
新增配售型保障性住房150套,基本形成供应主体多元、保障方式多样、管理规范有序的住房保障体系,有效改善城镇住房困难家庭和新市民、青年人居住条件,预期全县城镇保障房覆盖常住人口比例率达到21%。(一)加大保障性住房宣传力度。通过电视台、网络媒体等各种渠道做好保障性住房政策宣传、解读,提高政策知晓度,正确引导居民合理申请住房,及时公开保障性住房建设、分配、管理等信息,接受社会监督。(二)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积极做好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建设筹集、申购配售工作。积极申报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各级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各类资金,支持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项目建设,满足居民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三)优化保障房管理机制。建立健全住房保障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申请、审核、分配、退出全流程信息化管理。规范化准入机制,明确各类保障性住房申请条件、审核程序和轮候规则,确保公平、公正、公开分配。建立定期复核制度,对保障对象的收入、住房等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对不符合条件的及时退出保障。
四、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发改、住建、财政、自然资源、人社等部门为成员的保障性住房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全县保障性住房建设、分配、管理工作,形成工作合力 。
(二) 强化政策支持。制定完善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分配、管理等相关政策文件,在土地供应、税费减免、财政补贴、金融信贷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简化项目审批流程,提高项目建设效率 。
(三)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积极争取上级财政补助资金和中央预算内投资,申请政府专项债劵、金融贷款或企业自筹等方式融资。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