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體版
  • 无障碍
  • 本站地图
  • 关怀版
您的位置: 首页 >走进合水>民风习俗>详细内容

浅谈偏远地区农村低保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 合水县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15-02-03 13:49:19 浏览次数: 【字体:

        近日,县社会救助局对太白镇莲花寺村农村低保情况进行两天的全面核查。
        一、基本情况
        莲花寺村距离太白镇驻地12-15公里,辖区内有李家庄、枣子砭、莲花寺、野鸡台四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236户,1073人。其中,贫困人口805人,人均纯收入 1260 元。低保对象共54户,159人,占全村人数的14.8%,其中,一类保障对象13户,32人;二类保障对象16户,39人;三类保障对象8户,23人;四类保障对象17户,65人)。全村主要种植玉米和水稻:水稻500多亩,玉米3000多亩。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民文化素质普遍低,思想认识落后,早婚私婚现象普遍存在,离婚率高,家庭破裂导致贫困面扩大。
       (二)农民主要依靠畜牧业(特别是养羊收入)维持生计,但随着封山禁牧政策的实施,农民没有新的谋生出路,导致贫困。
       (三)个别子女不赡养老人,造成老年人家庭生活困难。如莲花寺组低保户任启有,儿子在外务工,多年不归,致使老人生活困难。
       (四)农村低保按户施保是中央省市县规定的,符合低保政策要求,但同时出现了新的情况,原本已将老人分户的家庭重新并户。
       (五)子女在外打工,收入情况难以核实。调查显示,大部分低保家庭留守人员是老人和孩子,劳动力在外务工,但收入情况难以核查,使个别户有保障不准问题。
       (六)低保名额有限,难以真正照顾到所有困难家庭。如莲花寺村李家庄组地形偏远,共有农户48户,但全组低保户只有5户,难以做到对所有困难家庭保障。
       三、几点对策
       (一)、注重基础教育,提高农民文化水平。加强法律宣传教育活动,减少早婚私婚现象。
       (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拓宽农民收入渠道,减少贫困面。
       (三)加强教育,多管齐下,充分发挥职能单位作用,教育农民关心老人、孩子,使老人孩子生活舒心。
       (四)进一步健全低保定期核查制度,特别是乡党委政府切实发挥好第一责任人作用,真正把低保家庭脱贫致富作为大事要事急事去抓。
       (五)加强就业培训,鼓励年轻人掌握一技之长,实现就业,努力增加收入。
       (六)对偏远地区低保进行政策性倾斜,尽可能做到应保尽保。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