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东古石刻艺术博物馆“三措并举”助力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精彩纷呈
2019年6月8日是我国第十四个“文化和自然遗日” ,为了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非遗保护工作,提高人民群众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意识,6月2日至3日,由陇东古石刻艺术博物馆牵头,会同合水县文化馆、包家寨革命纪念馆,采取“非遗曲艺进现场、文化活动进校园和中小学生进馆藏”三种方式,助力“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活动精彩纷呈。
一是开展了非遗曲艺“进现场”活动。6月2日上午,县博物馆、文化馆利用县城集日,在合水县万象花园门前空地,制作了精美的“化石文物展、历史文物展、佛教文物展、近代精品书画展以及红色革命展“等20余面宣传展牌,并特邀文化馆民间秦腔爱好者“自乐班”现场举行非遗曲艺展演活动,在为广大群众送上文化盛宴的同时,受到观众一致好评。
二是开展了文化活动“进校园”活动。6月3日上午,陇东古石刻艺术博物馆继续携手县文化馆,走进合水县西华池小学,采取“图片展示、现场展演与动手体验”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展牌讲解、现场剪纸等活动,与西华池小学38个班级2000余名学生互动交流,让同学们从小培养保护、传承非遗文化的意识,参与非遗保护,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
三是开展了中小学生“进馆藏”活动。6月3日下午,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合水职中200多名学生先后参观了博物馆、文化馆,珍贵的文物、有趣的根雕、逼真的面塑,使参观学生热情高涨。活动最后,县博物馆邀请合水县党史办魏巍老师,以“保护利用红色资源,传承弘扬红色文化”为主题,为学生送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历史文化课,让他们了解到家乡历史文化的精髓,增强学生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保护文物的意识。
通过此次宣传展示活动的开展,增强了广大群众、学生对历史、对文物的了解,让非遗资源真正走进大众,使大众感受到非遗魅力,增加了宣传活动的趣味性和可看性,促进了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全面健康发展。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