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3070211020000233000000/2025080100000030 | 发布机构: | |
生效日期: | 2025-08-01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所属主题: | 预算决算 |
2024年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县级配套资金项目支出报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立项背景。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建立健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策部署,解决辖区内城乡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我县依据《国务院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意见》《甘肃省省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施办法》等政策文件,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医疗保障需求,设立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县级配套资金项目。
项目实施旨在确保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基金平稳运行,提高保障待遇水平,扩大医保覆盖范围,增强制度可持续性,切实减轻居民医疗负担,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稳定。
(二)项目预算安排及使用情况。本年度项目预算总额246.4万元,截至报告期,实际支出218.17万元,预算执行率88.54%。资金来源全部为县级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拨款,专项用于补充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基金,保障参保居民住院、门诊统筹、特殊病种门诊等待遇支付。
(三)项目计划内容及实施情况。
1. 立项时间:2024年1月
2. 批复单位:合水县人民政府
3. 项目具体内容:按年度参保人数和省级规定的补助标准,落实县级财政配套资金,划入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基金财政专户,用于支付参保居民医疗费用报销、大病保险补充等。
4. 项目所在区域:全县范围内所有参保城乡居民
5. 计划完成时间:2024年底完成资金拨付及使用。
(四)项目组织管理。
1. 主管部门及职责:县医保局为项目主管部门,负责制定配套资金使用计划、审核参保数据、监督资金使用情况、协调解决项目实施中的问题。
2. 实施单位及职责:县财政局负责资金预算安排与拨付,县医保中心负责基金核算、待遇支付及参保信息管理。
3. 实施流程:县医保局根据参保人数测算配套资金需求→报县财政局纳入年度预算→财政局按进度拨付资金至医保基金专户→医保中心按规定支付医疗费用。
4. 资金拨付流程:县财政局根据医保局提供的用款计划,通过国库集中支付方式将资金直接划入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基金财政专户,确保专款专用。
二、项目绩效目标
(一)总体目标
建立稳定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县级配套机制,保障基金足额筹集,提升医保待遇水平,实现参保居民医疗费用合理报销,增强制度可持续性,全面提升居民医疗保障获得感。
(二)年度目标
1. 县级配套资金足额到位,预算执行率达到100%;
2. 城乡居民参保率稳定在98%以上;
3. 医保基金支付及时率100%,参保居民住院费用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不低于70%;
4. 居民对医保政策满意度达到95%以上。
上述目标与立项目的高度一致,依据国家及省级医保政策要求、本地参保人数及基金运行实际设定,符合居民医疗保障需求和财政承受能力。
三、评价基本情况
(一)评价目的。通过对项目决策、实施过程、产出及效益的全面评价,总结项目管理经验,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和项目管理水平,确保县级配套资金充分发挥保障作用。
(二)评价对象与范围。评价对象为县医保局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县级配套资金项目,范围涵盖2024年度项目预算安排、资金使用、政策落实及效益实现情况,涉及全县所有参保居民及相关经办机构。
(三)评价依据。
1. 国家及省级关于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政策文件:《社会保险法》《甘肃省城乡居民医保基金管理办法》;
2. 县级财政预算管理制度、项目资金管理办法;
3. 项目预算批复、资金拨付凭证、基金收支报表等财务资料;
4. 参保人数、报销人次、待遇支付标准等业务数据。
(四)评价原则、评价方法。
1. 评价原则:坚持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
2. 评价方法: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非现场评价与现场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法、数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访谈法(走访乡镇医保经办点、定点医院及参保居民)。
(五)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1. 项目决策(权重20%)
指标:政策依据充分性(10分)、预算测算合理性(10分);
评价标准:政策依据不符合得0分,部分符合得5分,完全符合得10分;预算测算误差≤5%得10分,5%-10%得5分,>10%得0分;
数据来源:政策文件、预算测算报告,通过查阅资料收集证据。
2. 项目过程(权重30%)
指标:资金拨付及时性(15分)、资金使用合规性(15分);
评价标准:资金按计划拨付得15分,延迟≤10天得10分,延迟>10天得0分;无违规使用得15分,存在违规但未造成损失得5分,造成损失得0分;
数据来源:拨款凭证、审计报告,通过财务核查收集证据。
3. 项目产出(权重25%)
指标:参保率(10分)、待遇支付及时率(15分);
评价标准:参保率≥98%得10分,95%-98%得5分,<95%得0分;支付及时率100%得15分,<100%得0分;
数据来源:参保统计报表、报销记录,通过业务系统数据核实。
4. 项目效益(权重25%)
指标:居民满意度(15分)、基金可持续性(10分);
评价标准:满意度≥90%得15分,80%-90%得10分,<80%得0分;基金累计结余可支付月数≥6个月得10分,<6个月得0分;
数据来源:问卷调查结果、基金财务报表,通过实地调研收集证据。
(六)评价人员组成。
组长:沈立宪 县医保局党组书记、局长
副组长:李吉昌 县医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组员:王紫敬 县医保局干部
李瑞龙 县医保中心干部
王丹、郑龙龙负责有关资料进行分类、整理与分析,提出评估意见。
(七)绩效评价工作过程。
1. 前期准备:成立评价小组,制定评价方案,收集政策文件、财务及业务资料,设计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
2. 非现场评价:对预算报表、基金收支数据、参保信息等进行分析,梳理项目决策及过程合规性。
3. 现场评价:走访3个乡镇医保经办点、2家定点医院,随机访谈50名参保居民,核实资金使用及待遇落实情况。
4. 综合分析:结合非现场与现场评价结果,对照指标体系打分,分析存在的问题。
5. 报告撰写:汇总评价数据,形成评价结论,提出建议,完成报告初稿并征求相关单位意见后定稿。
四、评价结论及分析
(一)综合评价情况及评价结论(附相关评分表)。经评价,该项目总得分为92分,评价等级为“优秀”(评分表见附件)。项目决策科学、实施规范,资金足额到位且使用合规,基本实现预期绩效目标,为保障城乡居民医疗权益发挥了重要作用。
合水县医疗保障局 | |||||||
一级指标及分值 | 二级指标及分值 | 三级指标及分值 | 指标解释 | 评价标准 | 得分 | 依据 | 证据收集方式 |
决策 | 项目申报 | 政策依据充分性 |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县级配套资金项目申报 | 政策依据不符合得0分,部分符合得5分,完全符合得10分; | 10 | 《社会保险法》《甘肃省城乡居民医保基金管理办法》 | 查阅政策文件 |
目标设定 | 预算测算合理性 |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县级配套资金项目预算 | 预算测算误差≤5%得10分,5%-10%得5分,>10%得0分; | 9 | 《预算法》《中央财政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资金管理办法》 | 查阅预算测算报告 | |
管理 | 资金管理 | 资金拨付及时性 | 项目预算资金拨付情况 | 资金按计划拨付得15分,延迟≤10天得10分,延迟>10天得0分; | 13 | 《中央财政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资金管理办法》 | 查阅会计凭证 |
资金使用 | 资金使用合规性 | 项目资金使用情况 | 无违规使用得15分,存在违规但未造成损失得5分,造成损失得0分; | 15 | 《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 | 查阅会计凭证 | |
履职 | 数量 | 基本医保参保率 |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占城乡居民总数比例 | 参保率≥98%得10分,95%-98%得5分,<95%得0分; | 10 | 《庆阳市医疗保障局2024年度医疗保障工作要点》 | 查阅参保统计报表 |
质量 | 待遇支付及时率 | 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报销金额支付是否及时 | 支付及时率100%得15分,<100%得0分; | 15 | 《合水县医保经办服务协议》 | 查阅报销记录 | |
效益 | 社会效益 | 参保居民满意度 | 参保城乡居民对医疗保障总体工作的满意度 | 满意度≥90%得15分,80%-90%得10分,<80%得0分; | 12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 | 问卷调查 |
可持续影响 | 基金可持续性 | 医保基金持续平稳运行,资金缺口风险可控 | 基金累计结余可支付月数≥6个月得10分,<6个月得0分; | 8 | 《社会保险法》《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 | 基金财务报表,通过实地调研收集证据 | |
合计 | 92 |
(二)非现场评价情况分析。非现场评价显示,项目预算测算依据充分,与参保人数、补助标准匹配度高;资金拨付记录完整,无截留、挤占情况;参保数据与基金收支报表逻辑一致,未发现明显异常。
(三)现场评价情况分析。现场调研发现,乡镇经办点业务流程规范,定点医院报销便捷,参保居民对医保政策知晓率较高,对报销比例和及时性总体满意,但部分偏远地区居民反映门诊报销流程略显繁琐。
(四)分项目、单位或市县评价得分及结论。本项目为县级统一实施项目,无分项目或跨市县实施内容,整体得分及结论与综合评价一致。
五、绩效评价指标分析
(一)项目决策情况(19分)。政策依据充分,符合国家及省级医保制度要求,但预算测算中对参保人数增长率的预估略低于实际增长(差异1.2%),导致预算微调需求,扣1分。
(二)项目过程情况(28分)。资金拨付总体及时,但有1次因财政国库调度延迟2天拨付,扣2分;资金使用全程合规,无违规记录,得满分。
(三)项目产出情况(25分)。参保率达98.5%,待遇支付及时率100%,完全符合目标,得满分。
(四)项目效益情况(20分)。居民满意度为92%,未达95%目标(扣3分);基金累计结余可支付8个月,得满分(扣2分)。
六、项目主要经验及做法
1. 联动机制完善:建立医保局、财政局、乡镇政府联动机制,定期通报参保进度、资金需求及基金运行情况,确保配套资金按需及时到位。
2. 公开透明管理:通过政府官网、村(社区)公告栏公开配套资金使用情况、医保待遇标准等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3. 数字化赋能服务:推广“线上参保+手机报销”模式,简化流程,提高居民办理便捷度。
七、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 部分地区服务便利性不足:偏远地区居民反映门诊报销需多次跑路,原因是基层经办点人员不足,线上报销操作指引不够清晰。
2. 居民满意度未达预期:主要因部分慢性病患者对特殊病种报销范围有更高需求,而当前政策受基金承受能力限制,暂未扩大覆盖范围。
3. 预算测算精准度待提升:参保人数增长率预估偏差源于人口流动数据更新不及时,影响预算前瞻性。
八、有关建议
1. 优化基层服务能力:增加偏远地区经办点人员编制,开展线上报销操作培训,制作简易指引手册,简化门诊报销流程。
2. 动态调整保障政策:结合基金结余情况,逐步扩大特殊病种门诊报销范围,定期调研居民需求,建立待遇调整长效机制。
3. 提升预算测算精度:加强与公安、民政部门数据共享,建立参保人数动态监测模型,提高预算与实际需求的匹配度。
九、需要说明的问题
无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